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作业成本法概述 | 第16-19页 |
2.1.1 作业成本法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2.2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成本动因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价值链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全面成本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4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3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 第22-25页 |
2.3.1 分配基础不同 | 第22-23页 |
2.3.2 成本内涵不同 | 第23页 |
2.3.3 期间费用归集不同 | 第23-24页 |
2.3.4 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不同 | 第24-25页 |
第三章 HE汽车零配件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 第25-29页 |
3.1 HE汽车零配件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2 HE汽车零配件公司成本构成现状及现行管理方式 | 第26-29页 |
第四章 HE汽车零配件公司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29-37页 |
4.1 HE汽车零配件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1.1 存在成本分配扭曲的现象 | 第29页 |
4.1.2 成本核算精度差 | 第29-30页 |
4.1.3 成本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低 | 第30-31页 |
4.1.4 未对成本耗用的原因进行分析 | 第31页 |
4.2 HE汽车零配件公司成本管理问题成因 | 第31-34页 |
4.2.1 间接费用占比大 | 第31-32页 |
4.2.2 忽视成本动因管理 | 第32-33页 |
4.2.3 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3页 |
4.2.4 成本管控意识欠缺 | 第33-34页 |
4.3 HE汽车零配件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第34-37页 |
4.3.1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4.3.2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第五章 HE汽车零配件公司作业成本法的运用 | 第37-50页 |
5.1 HE汽车零部件公司作业成本法运用方案制定 | 第37-47页 |
5.1.1 作业中心建立 | 第37页 |
5.1.2 资源在各个作业中心的分配 | 第37-44页 |
5.1.3 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分配 | 第44-47页 |
5.2 HE汽车零部件公司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差异比较 | 第47-50页 |
5.2.1 选择核算的成本对象有所差异 | 第48-49页 |
5.2.2 成本核算步骤有差异 | 第49页 |
5.2.3 费用分配基础存在差异 | 第49页 |
5.2.4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信息 | 第49页 |
5.2.5 两种方法核算的费用范围有所差异 | 第49-50页 |
第六章 HE汽车零配件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 | 第50-53页 |
6.1 准确定位成本动因 | 第50页 |
6.2 引入财务软件 | 第50-51页 |
6.3 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 | 第51页 |
6.4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意识 | 第51-52页 |
6.5 企业各部门的支持协作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