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核壳结构可见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4页
    1.1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净化方法简介第14-15页
        1.1.1 水体污染的现状及净化的必要性第14-15页
        1.1.2 水体污染的净化方法简介第15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5-20页
        1.2.1 光催化技术的提出第15-16页
        1.2.2 光催化技术的原理第16-18页
        1.2.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第18-20页
    1.3 典型纳米光催化剂的简介及研究现状第20-36页
        1.3.1 二氧化钛(TiO_2)纳米光催化剂第20-27页
        1.3.2 磷酸银(Ag_3PO_4)纳米光催化剂第27-30页
        1.3.3 二维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剂第30-36页
    1.4 纳米光催化剂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第36-39页
        1.4.1 纳米光催化剂在应用中的局限性第36-37页
        1.4.2 解决方法第37页
        1.4.3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在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上的优势第37-39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9-40页
    1.6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40-44页
        1.6.1 技术路线第40页
        1.6.2 研究内容第40-42页
        1.6.3 创新点第42-44页
第二章 核壳结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第44-70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实验部分第45-50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45-47页
        2.2.2 SiO_2纳米球模板的制备第47页
        2.2.3 核壳结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7-48页
        2.2.4 光催化实验第48-50页
        2.2.5 光电化学分析实验第5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0-67页
        2.3.1 样品的表征第50-57页
        2.3.2 HTCN-1的光催化活性评价第57-65页
        2.3.3 光催化反应中活性物质的检测第65-66页
        2.3.4 光催化反应中电子转移机理研究第66页
        2.3.5 HTCN-1光催化剂材料的循环再生性能评价第66-67页
    2.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三章 核壳结构TiO_2@MoS_2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第70-88页
    3.1 引言第70-71页
    3.2 实验部分第71-75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71-72页
        3.2.2 SiO_2纳米球模板的制备第72-73页
        3.2.3 核壳结构TiO_2@MoS_2复合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第73-74页
        3.2.4 光催化实验第74页
        3.2.5 光电化学分析实验第74-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86页
        3.3.1 样品的表征第75-82页
        3.3.2 HT@M-0.8光催化还原4-NP活性评价第82-83页
        3.3.3 HT@M-0.8光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第83-84页
        3.3.4 HT@M-0.8光催化还原4-NP的反应机理第84-85页
        3.3.5 HT@M-0.8光电化学性质测试第85-86页
    3.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四章 磁性核壳结构Fe_3O_4@MoS_2/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第88-112页
    4.1 引言第88-89页
    4.2 实验部分第89-93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89-90页
        4.2.2 磁性Fe_3O_4的制备第90-91页
        4.2.3 Fe_3O_4@MoS_2的制备第91页
        4.2.4 Fe_3O_4@MoS_2/Ag_3PO_4的制备第91-92页
        4.2.5 光催化实验第92-93页
        4.2.6 光电化学分析实验第9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3-109页
        4.3.1 样品的表征第93-100页
        4.3.2 FM/A-6%光催化活性评价第100-101页
        4.3.3 FM/A-6%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第101页
        4.3.4 FM/A-6%的矿化能力分析第101-102页
        4.3.5 光催化反应中活性物质的检测第102-103页
        4.3.6 光催化反应中电子转移机理研究第103-105页
        4.3.7 FM/A-6%的光电性质测试第105-106页
        4.3.8 FM/A-6%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分析第106-107页
        4.3.9 FM/A-6%光催化剂的循环再生性能评价第107-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6页
    5.1 结论第112-114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废弃酵母的环境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地球关键带理论的渭北台塬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