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一般法理 | 第10-15页 |
(一) 取保候审的含义与特征 | 第10-12页 |
1、取保候审的含义 | 第10页 |
2、取保候审的特征 | 第10-12页 |
(二) 取保候审制度的价值 | 第12-15页 |
1、人权保障价值 | 第12-13页 |
2、司法公正价值 | 第13-14页 |
3、司法效率价值 | 第14-15页 |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21页 |
(一)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 | 第15页 |
(二) 取保候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21页 |
1、取保候审适用率较低 | 第15-17页 |
2、取保候审审批程序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17页 |
3、取保候审救济措施不完备 | 第17-18页 |
4、取保候审存在变更、解除时间滞后 | 第18页 |
5、取保候审方式单一且不具体 | 第18-19页 |
6、取保候审监管措施不到位 | 第19-21页 |
三、国外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 第21-28页 |
(一) 英国的保释制度 | 第21-22页 |
(二) 美国的保释制度 | 第22-24页 |
(三) 德国的保释制度 | 第24-25页 |
(四) 法国的保释制度 | 第25页 |
(五) 国外保释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5-28页 |
四、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建议 | 第28-35页 |
(一) 完善取保候审整体的要求和原则 | 第28-30页 |
1. 人权保障原则 | 第28页 |
2. 无罪推定原则 | 第28-29页 |
3. 比例性原则 | 第29页 |
4. 程序参与原则 | 第29-30页 |
(二) 取保候审适用率较低的应对措施 | 第30-31页 |
1、拓展取保候审适用对象 | 第30页 |
2、完善办案机关考评办法 | 第30-31页 |
3、对于特殊对象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 | 第31页 |
(三) 建立取保候审听证程序 | 第31-32页 |
(四) 完善取保候审申请人救济途径 | 第32页 |
(五) 及时变更、解除取保候审 | 第32页 |
(六) 取保候审保证方式的完善 | 第32-33页 |
(七) 强化取保候审后监管力度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