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29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8页 |
2.1.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8-19页 |
2.1.3 企业边界理论 | 第19-20页 |
2.1.4 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2.1.5 控制权收益理论 | 第21-2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2-29页 |
2.2.1 整体上市的动机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22-24页 |
2.2.2 整体上市的经济后果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24-27页 |
2.2.3 文献述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整体上市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 | 第29-40页 |
3.1 整体上市的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3.2 整体上市的动机 | 第31-33页 |
3.2.1 利益协同 | 第31-32页 |
3.2.2 大股东利益输送 | 第32-33页 |
3.2.3 高管的自利行为 | 第33页 |
3.3 整体上市动机的识别 | 第33-36页 |
3.3.1 标的资产定价与资产评估方法问题 | 第33-34页 |
3.3.2 时机选择与发行价格问题 | 第34-35页 |
3.3.3 资本市场股价走势的操纵 | 第35页 |
3.3.4 锁定期内的现金分红 | 第35-36页 |
3.3.5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 第36页 |
3.4 整体上市的经济后果 | 第36-40页 |
3.4.1 整体上市正面的经济后果 | 第36-38页 |
3.4.2 整体上市负面的经济后果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汇鸿股份整体上市案例简介 | 第40-46页 |
4.1 整体上市参与方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4.1.1 江苏汇鸿股份有限公司 | 第40页 |
4.1.2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第40-41页 |
4.2 整体上市背景 | 第41-42页 |
4.3 整体上市具体过程 | 第42-46页 |
4.3.1 整体上市时间流程 | 第43-44页 |
4.3.2 整体上市前后的股权结构变化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汇鸿股份整体上市的动机与经济后果分析 | 第46-62页 |
5.1 整体上市的动机分析 | 第46-52页 |
5.1.1 标的资产定价和资产评估方法 | 第46-47页 |
5.1.2 时机选择与发行价格 | 第47-48页 |
5.1.3 资本市场股价走势的操纵 | 第48-49页 |
5.1.4 锁定期内的现金分红 | 第49-51页 |
5.1.5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 第51-52页 |
5.2 整体上市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52-60页 |
5.2.1 市场反应 | 第52-54页 |
5.2.2 财务绩效 | 第54-59页 |
5.2.3 公司治理 | 第59-60页 |
5.3 整体上市的经验总结 | 第60-62页 |
5.3.1 选择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 | 第60页 |
5.3.2 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 | 第60-61页 |
5.3.3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的设置保障流通股东利益 | 第61页 |
5.3.4 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