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铜及铜合金概述 | 第12-13页 |
1.2 半固态成形技术简述 | 第13-19页 |
1.2.1 半固态成形特点 | 第14页 |
1.2.2 半固态成形分类 | 第14-15页 |
1.2.3 半固态浆料制备的主要方法 | 第15-19页 |
1.3 过流冷却法制备半固态浆料概述 | 第19-24页 |
1.3.1 过流冷却法制备半固态浆料的原理 | 第19页 |
1.3.2 过流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3 半固态浆料的枝晶球化机制 | 第23-24页 |
1.4 铜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8-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2.3 半固态组织的表征、计算和分析 | 第31-34页 |
2.3.1 金相组织的制备和分析 | 第31页 |
2.3.2 半固态组织的表征与计算 | 第31-32页 |
2.3.3 半固态组织的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转棒诱导CuSn10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 | 第34-48页 |
3.1 转棒诱导形核对初生α相的细化作用 | 第34-36页 |
3.2 工艺参数对CuSn10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 | 第36-41页 |
3.2.1 转棒转速对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2 转棒直径对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转棒诱导形核法细化晶粒机理分析 | 第41-46页 |
3.3.1 熔体在转棒上的铺展状态分析 | 第42-44页 |
3.3.2 转棒诱导形核制浆工艺球状组织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CuSn10合金半固态浆料挤压铸造成形 | 第48-62页 |
4.1 半固态浆料挤压铸造成形工艺 | 第48-51页 |
4.2 工艺参数对半固态挤压铸造件组织的影响 | 第51-57页 |
4.2.1 液态挤压和半固态挤压铸造件组织的对比 | 第51-53页 |
4.2.2 压力对挤压铸造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3 压头压速对挤压铸造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不同制浆工艺下挤压铸造件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 第57-59页 |
4.4 挤压铸造件断口形貌分析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其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