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概念 | 第18-20页 |
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提出 | 第18页 |
二、道路客运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三、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概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一、公共产品的界定 | 第20页 |
二、公共交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松江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松江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现状 | 第22-27页 |
一、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社会背景 | 第22-23页 |
二、松江区公交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三、松江区城乡一体化概况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松江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2页 |
一、线网线路设置不科学 | 第27页 |
二、公交基础设施不平衡 | 第27-28页 |
三、财政投入机制不合理 | 第28-29页 |
四、公交运行保障不到位 | 第29-30页 |
五、政府监管措施不健全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 | 第32页 |
二、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 | 第32-33页 |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手段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城乡公交一体化经验借鉴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城乡公交一体化经验 | 第35-36页 |
一、在政府财政扶持方面 | 第35页 |
二、在公交运营体制方面 | 第35-36页 |
三、在行业监管方面 | 第36页 |
第二节 对松江区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一、政策扶持 | 第36-37页 |
二、企业经营模式 | 第37-38页 |
三、行业管理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完善松江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加强城乡公交统筹规划 | 第40-41页 |
一、加快编制城乡公交发展规划 | 第40页 |
二、加快城乡公交场站规划衔接 | 第40-41页 |
三、建立规范城乡客运管理标准 | 第41页 |
第二节 优化交通结构和设施配置 | 第41-43页 |
一、优化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 第41页 |
二、优化调整过境公交和道路组织 | 第41-42页 |
三、合理布局公共交通首末站和新城客运交通枢纽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进一步加大城乡公交扶持力度 | 第43-44页 |
一、开设公共交通专项基金 | 第43页 |
二、制定城乡公交财政补贴政策 | 第43页 |
三、提高公交从业人员收入 | 第43-44页 |
第四节 提升公交行业的服务能力 | 第44-45页 |
一、改善公交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体系 | 第44页 |
二、培育高尚的城市交通文化 | 第44-45页 |
第五节 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手段 | 第45-47页 |
一、坚持源头治理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 第45页 |
二、提高智能化监管手段 | 第45页 |
三、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