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温度补偿的PMC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背景第10页
    1.2 问题简述第10-12页
        1.2.1 确定问题来源第11-12页
        1.2.2 热误差所产生的影响第12页
    1.3 国内外关于机床热误差的补偿现状概述第12-14页
        1.3.1 国外的热误差补偿研究发展状况第12-14页
        1.3.2 国内的热误差补偿研究发展状况第14页
    1.4 误差补偿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5 选题意义第15-16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7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DL-20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第17-25页
    2.1 数控机床主要结构特点第17页
    2.2 DL-20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17-20页
        2.2.1 进给系统的结构第17-19页
        2.2.2 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9-20页
    2.3 X轴滚珠丝杠第20-21页
    2.4 机床热误差产生原理第21页
    2.5 机床在工作中产生热误差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6 降低热误差方法的分析第22-24页
        2.6.1 误差避免法第22-23页
        2.6.2 误差补偿法第23-24页
    2.7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滚珠丝杠的热分析第25-33页
    3.1 软件介绍第25-26页
        3.1.1 Simulation进行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第25页
        3.1.2 Simulation使用步骤第25-26页
    3.2 滚珠丝杠三维模型的简化第26页
    3.3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热源分析第26-27页
    3.4 滚珠丝杆热源的热量计算第27-31页
        3.4.1 轴承发热量的计算第27-28页
        3.4.2 滚珠丝杠螺母的发热量计算第28-30页
        3.4.3 滚珠丝杠和周围空气间进行的热交换现象第30-31页
        3.4.4 轴承座表面的对流换热计算第31页
    3.5 滚珠丝杠的温度场及变形分析第31-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对可编程机床控制器的研究第33-48页
    4.1 FANUC-0i系统第33-34页
    4.2 可编程机床控制器第34-35页
    4.3 PMC的基本结构第35页
    4.4 PMC的工作原理第35-37页
        4.4.1 输入信号的处理第36页
        4.4.2 输出信号的处理第36-37页
    4.5 程序编制方式第37-38页
        4.5.1 线性编程第37-38页
        4.5.2 结构化编程第38页
    4.6 梯形图的结构和组成第38-40页
        4.6.1 梯形图的结构第38-39页
        4.6.2 梯形图的组成第39-40页
    4.7 指令系统第40-41页
    4.8 编程软件介绍第41-44页
    4.9 PMC程序举例解析第44-47页
    4.10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数据测量与分析第48-63页
    5.1 数据测量第48-50页
        5.1.1 测量方法第48-49页
        5.1.2 加工程序的编写第49页
        5.1.3 数据采集第49-50页
    5.2 MATLAB数据分析第50-55页
        5.2.1 最小二乘法第51-52页
        5.2.2 最小二乘法求解第52-55页
    5.3 温度误差补偿原理第55-56页
    5.4 滚珠丝杠的热变形规律第56-57页
    5.5 参数设定第57-61页
    5.6 结论第61-63页
6.总结和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 PMC温度补偿程序梯形图第68-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
下一篇:厚松散层下采煤塌陷预测研究--以淮南顾北煤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