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福建自动化实训电站概述 | 第15-17页 |
| 第2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 | 第17-35页 |
|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 第18-21页 |
| ·电制 | 第18页 |
| ·电压 | 第18-19页 |
| ·频率 | 第19页 |
| ·线制 | 第19-20页 |
| ·防护等级 | 第20-21页 |
| ·"育鲲"轮电力系统的分析 | 第21-35页 |
| ·"育鲲"轮主配电板 | 第21-23页 |
| ·发电机控制屏 | 第23-24页 |
| ·同步屏 | 第24页 |
| ·"育鲲"轮应急配电板 | 第24-27页 |
| ·电站管理流程 | 第27-33页 |
| ·充放电板 | 第33-35页 |
| 第3章 船舶电力系统电源装置的选择 | 第35-41页 |
| ·三类负载法 | 第35-36页 |
| ·负载表的编制 | 第36-38页 |
| ·发电机组容量和台数选择原则 | 第38-40页 |
| ·应急发电机容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 第4章 船舶电力系统配电装置的设计 | 第41-61页 |
| ·单线图 | 第41-42页 |
| ·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 | 第42-45页 |
| ·主配电板 | 第43-44页 |
| ·应急配电板 | 第44-45页 |
| ·岸电箱 | 第45页 |
| ·实训电站功能 | 第45-46页 |
| ·实训电站电气原理图 | 第46-53页 |
| ·发电机屏控制电路 | 第46-49页 |
| ·同步屏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组合起动屏电路和负载屏 | 第50-53页 |
| ·配电板的结构要求 | 第53-59页 |
| ·汇流排和裸导线 | 第53-54页 |
| ·指示灯和仪表 | 第54-57页 |
| ·开关装置和控制装置 | 第57页 |
| ·发电机并联运行自动控制单元 | 第57-59页 |
| ·配电板制作及安装 | 第59-60页 |
| ·实训电站应急配电板 | 第60-61页 |
| 第5章 船舶电力系统保护及断路器的选型 | 第61-76页 |
| ·船舶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 | 第61-71页 |
| ·在船舶电力系统设计各阶段的作用 | 第61页 |
| ·短路电流计算的相关定义 | 第61-62页 |
| ·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62页 |
| ·短路点的选择 | 第62-63页 |
| ·短路电流计算 | 第63-70页 |
| ·短路计算结果和选用的保护电器数据 | 第70-71页 |
| ·船舶电力系统保护及断路器的选型 | 第71-76页 |
| ·Compact NS塑壳式断路器的选型 | 第71-74页 |
| ·小型断路器MCB的选型 | 第74-76页 |
| 第6章 船舶电力网和船用电缆 | 第76-87页 |
| ·船舶电力网的设计 | 第76-81页 |
| ·实训电站配电方式的确定 | 第76-77页 |
| ·实训电站一次、二次系统图 | 第77-79页 |
| ·实训电站电力布置图 | 第79-81页 |
| ·船用电缆选型及敷设 | 第81-87页 |
| ·船用电缆绝缘和防护覆盖层的选择 | 第81-82页 |
| ·船用电缆截面的计算 | 第82-84页 |
| ·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 第84-86页 |
| ·实训电站设备接线图 | 第86-87页 |
| 第7章 船舶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的试验 | 第87-93页 |
| ·主(应急)配电板功能实验 | 第87-89页 |
| ·联锁功能确认 | 第89-90页 |
| ·顺序起动功能确认 | 第90页 |
| ·遥控应急切断功能确认 | 第90-91页 |
| ·优先脱扣功能试验 | 第91页 |
| ·自动切换功能确认 | 第91页 |
| ·绝缘监视功能试验 | 第91-93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