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索中形状描述和匹配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形状检索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形状描述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形状匹配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基于形状的图像检索相关知识介绍 | 第15-28页 |
|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 第15-18页 |
|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系统结构 | 第15-16页 |
|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分类 | 第16-18页 |
| ·图像检索中形状的描述方法 | 第18-24页 |
| ·基于边界的形状描述方法 | 第19-22页 |
| ·基于区域的形状描述方法 | 第22-24页 |
| ·图像形状特征相似性度量 | 第24-26页 |
| ·视觉相似模型 | 第24-25页 |
| ·距离相似模型 | 第25-26页 |
| ·图像检索算法性能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 ·查全率和查准率 | 第26页 |
| ·有效性 | 第26-27页 |
| ·排序测评法 | 第27页 |
| ·匹配百分数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基于边缘梯度方向统计码的形状描述和匹配 | 第28-39页 |
| ·概述 | 第28-29页 |
| ·边缘梯度方向统计码 | 第29-32页 |
| ·边缘梯度方向统计码的定义 | 第29页 |
| ·边缘梯度方向统计码的算法描述 | 第29-32页 |
| ·相似性度量 | 第32-33页 |
| ·特征向量不变性分析 | 第33-36页 |
| ·尺度不变性分析 | 第33-34页 |
| ·颜色和亮度不变性分析 | 第34-35页 |
| ·旋转不变性分析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实验 | 第36-38页 |
| ·结果讨论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基于距离自相关图的形状描述与匹配 | 第39-49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距离自相关图 | 第39-43页 |
| ·距离自相关图的定义 | 第40页 |
| ·距离自相关图的计算 | 第40-42页 |
| ·特征向量规范化 | 第42-43页 |
| ·相似性度量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实验 | 第43-45页 |
| ·相关性实验分析 | 第45-48页 |
| ·讨论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一种改进距离聚合向量的形状描述和匹配方法 | 第49-58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形状描述方法介绍 | 第49-52页 |
| ·质心距离直方图 | 第49-50页 |
| ·质心距离聚合向量 | 第50-51页 |
| ·DH 和 DCV 的不足 | 第51-52页 |
| ·改进的质心距离聚合向量 | 第52-54页 |
| ·算法改进 | 第52-53页 |
| ·改进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53-54页 |
| ·形状相似性度量 | 第5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 ·实验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总结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