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冷贮对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活力及相关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种子低温贮藏的研究第9-11页
        1.1.1 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影响第9-10页
        1.1.2 种子低温贮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0-11页
        1.1.3 超低温贮藏技术的应用第11页
    1.2 贮藏过程中种子的衰老变化第11-15页
        1.2.1 膜系统的损伤第12页
        1.2.2 贮藏物质的损耗第12-13页
        1.2.3 酶活性的变化第13-14页
        1.2.4 有毒物质的积累第14页
        1.2.5 遗传物质的变异第14-15页
    1.3 贮藏对种子田间性状的影响第15-16页
        1.3.1 对出苗率的影响第15页
        1.3.2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第15-16页
        1.3.3 对生育期的影响第16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供试材料第17页
    2.2 试验设计第17-18页
        2.2.1 种子冷浸处理第18页
        2.2.2 种子自然老化处理第18页
        2.2.3 秧苗盆栽栽培第18页
        2.2.4 亲本田间栽培设计第18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8-20页
        2.3.1 电导率测定第18页
        2.3.2 活力指数测定第18-19页
        2.3.3 不同浸泡时间发芽率测定第19页
        2.3.4 冷浸发芽试验第19页
        2.3.5 自然老化试验第19页
        2.3.6 出苗率与秧苗素质考察第19-20页
        2.3.7 抽穗时期考查第20页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1页
    3.1 冷贮对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第21-23页
    3.2 冷贮对种子电导率的影响第23-24页
    3.3 浸泡时间对不同冷贮年份亲本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24-25页
    3.4 低温浸种对冷贮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第25-27页
    3.5 自然老化对冷贮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27-28页
    3.6 冷贮对种子出苗能力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第28-29页
    3.7 冷贮对种子抽穗期的影响第29-31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1-36页
    4.1 讨论第31-34页
        4.1.1 冷库种子活力变化规律及适宜冷贮年限第31-32页
        4.1.2 冷贮与种子电导率的关系第32页
        4.1.3 冷贮种子的使用方法第32-33页
        4.1.4 冷贮种子的田间表现第33页
        4.1.5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第33-34页
    4.2 结论第34-36页
        4.2.1 冷贮亲本种子活力变化规律第34页
        4.2.2 冷贮亲本种子的使用特性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历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氮水平对木薯生长、产量形成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外源有机碳对植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