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PWM整流器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整流器电路拓扑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2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20-26页 |
2.1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abc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2.2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PWM整流器双闭环电流前馈解耦控制 | 第26-44页 |
3.1 双闭环电流前馈解耦控制简介 | 第26-27页 |
3.2 PWM整流器的双闭环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27-30页 |
3.2.1 PWM整流器电流内环系统的设计 | 第27-29页 |
3.2.2 PWM整流器电压外环设计 | 第29-30页 |
3.3 三相VSR空间电压矢量简介 | 第30-37页 |
3.3.1 三相VSR空间电压矢量介绍 | 第30-32页 |
3.3.2 合成SVPWM扇区的判断 | 第32-33页 |
3.3.3 SVPWM空间电压矢量的合成 | 第33-35页 |
3.3.4 空间矢量的时间切换点的求解 | 第35页 |
3.3.5 SVPWM坐标系的优化 | 第35-37页 |
3.4 基于优化SVPWM传统双闭环仿真系统 | 第37-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4 PWM整流器的模糊PI控制 | 第44-58页 |
4.1 模糊控制的控制思想简介 | 第44-45页 |
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 | 第45-48页 |
4.2.1 模糊控制器结构的设计 | 第45页 |
4.2.2 模糊控制器精确量的模糊化 | 第45-47页 |
4.2.3 解模糊控制方法 | 第47-48页 |
4.3 整流器的电压外环模糊PI控制器设计 | 第48-53页 |
4.3.1 模糊PI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48页 |
4.3.2 输入输出语言变量语言值的选取及其模糊规则 | 第48-49页 |
4.3.3 隶属度函数的选取 | 第49-50页 |
4.3.4 模糊推理数据库 | 第50-53页 |
4.4 .模糊PI的模糊控制仿真模型的构建 | 第53-57页 |
4.4.1 VSR稳态运行时算法控制的波形对比图 | 第54-55页 |
4.4.2 VSR负载变化时算法控制的波形对比图 | 第55页 |
4.4.3 VSR直流侧提供反电动势的算法控制对比图 | 第55-57页 |
4.4.4 VSR电网电压有效值变化时算法控制的波形对比图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PWM整流器设计 | 第58-70页 |
5.1 PWM整流器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58-64页 |
5.1.1 直流侧直流电压的给定 | 第58-59页 |
5.1.2 电感器件的选型 | 第59-61页 |
5.1.3 VSR整流器直流侧电容的选型 | 第61-62页 |
5.1.4 IPM模块 | 第62-63页 |
5.1.5 驱动电路 | 第63-64页 |
5.1.6 故障输出电路 | 第64页 |
5.2 采样电路设计 | 第64-66页 |
5.2.1 电压采样电路 | 第64-65页 |
5.2.2 电流采样电路 | 第65-66页 |
5.3 控制系统设计 | 第66-68页 |
5.3.1 控制芯片选型 | 第66-67页 |
5.3.2 软件设计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