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7-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10-14页 |
2 我国环境传播的政治机会结构 | 第14-23页 |
2.1 1949年-1971年:政治机会结构闭塞时期 | 第14-15页 |
2.2 1972年-1978年:政治机会结构部分开放 | 第15-17页 |
2.3 1979年-至今:政治机会结构开放时期 | 第17-23页 |
3 案例分析:《中国环境报》的雾霾事件报道 | 第23-30页 |
3.1 从简单走向复杂,多元化呈现议题 | 第23-27页 |
3.2 从封闭走向开放,理性归因污染责任 | 第27-28页 |
3.3 从传达官方意志到维护公民利益,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 第28-30页 |
4《中国环境报》雾霾事件报道的政治驱动力 | 第30-35页 |
4.1 开放的环境信息传播机制 | 第30-32页 |
4.2 政府树立生态发展观 | 第32-33页 |
4.3 政府鼓励公众参与 | 第33-35页 |
5 总结:现阶段影响我国环境传播的政治因素 | 第35-37页 |
5.1 政府建构合法性认同是环境传播的根本驱动力 | 第35-36页 |
5.2 环境传播仍存在闭塞的政治机会结构要素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