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对外经济合作论文

俄罗斯东部发展新战略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4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2页
        1.3.2 俄罗斯研究综述第22-24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第24-26页
        1.4.1 研究思路第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3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26-2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9-39页
    2.1 相关概念第29-31页
        2.1.1 区域经济合作第29-30页
        2.1.2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第30页
        2.1.3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第30-31页
    2.2 相关理论第31-37页
        2.2.1 地缘理论第31-33页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33-34页
        2.2.3 要素禀赋理论第34-35页
        2.2.4 博弈理论第35-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俄罗斯东部发展新战略的进程与影响因素第39-59页
    3.1 俄罗斯东部发展战略历史进程分析第39-44页
        3.1.1 叶利钦时期第39-40页
        3.1.2 普京时期第40-41页
        3.1.3 “梅普组合”时期第41-42页
        3.1.4 新普京时期第42-44页
    3.2 俄罗斯实施东部发展新战略的有利因素第44-51页
        3.2.1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第44-48页
        3.2.2 具备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第48-50页
        3.2.3 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50-51页
    3.3 俄罗斯实施东部发展新战略的阻碍因素第51-57页
        3.3.1 自然条件恶劣第51页
        3.3.2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第51-52页
        3.3.3 劳动力资源匮乏第52-54页
        3.3.4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第54页
        3.3.5 软环境建设疲软第54-55页
        3.3.6 经济结构不合理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俄罗斯东部发展新战略政策的实施过程第59-95页
    4.1 建设远东超前发展区第59-74页
        4.1.1 建设远东超前发展区的目的第61-62页
        4.1.2 建设远东超前发展区的法律支撑第62-68页
        4.1.3 开展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的有利条件第68-71页
        4.1.4 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第71-74页
    4.2 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第74-84页
        4.2.1 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律支撑第75-80页
        4.2.2 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有利条件第80-82页
        4.2.3 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发展面临的机遇第82-84页
    4.3 充分发挥对东部地区的政府调节作用第84-87页
        4.3.1 俄联邦政府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财政补贴第84-86页
        4.3.2 俄联邦政府加大对东部地区的税收调整第86-87页
        4.3.3 俄联邦政府设立联邦预算稳定基金第87页
    4.4 重点开发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第87-89页
    4.5 改善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第89-91页
        4.5.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第89-90页
        4.5.2 改善居住设施第90-91页
        4.5.3 改善电力供应第91页
    4.6 人口迁移至东部的政策第91-92页
    4.7 俄罗斯东部地区特大城市的建设第92-93页
    4.8 实施东部地区强区战略第93-94页
    4.9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第95-115页
    5.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第95-108页
        5.1.1 中俄区域能源合作发展现状第95-106页
        5.1.2 中俄区域农业合作发展现状第106-107页
        5.1.3 中俄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现状第107-108页
    5.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第108-114页
        5.2.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第108-112页
        5.2.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第112-114页
    5.3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6章 新形势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第115-135页
    6.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合理对接第115-122页
        6.1.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对接合作的内容第115-119页
        6.1.2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对接的意义第119-122页
    6.2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第122-126页
        6.2.1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第122-123页
        6.2.2 “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第123-124页
        6.2.3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第124-126页
    6.3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第126-133页
        6.3.1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第126-128页
        6.3.2 俄罗斯“向东看”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第128-133页
    6.4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7章 中俄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基于贸易合作的视角第135-155页
    7.1 中俄贸易合作发展历程分析第135-141页
        7.1.1 快速短暂发展阶段(1992-1995)第136-138页
        7.1.2 徘徊上升发展阶段(1996-2000)第138-139页
        7.1.3 稳定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第139-140页
        7.1.4 新发展阶段(2013至今)第140-141页
    7.2 中俄贸易合作发展的特点第141-143页
        7.2.1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有所变化第141-142页
        7.2.2 新产品有助于提高中俄贸易的经济增长第142-143页
        7.2.3 中俄贸易状态不平衡第143页
        7.2.4 中俄两国相互贸易地位有所下降第143页
    7.3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第143-151页
        7.3.1 引力模型构建第143-146页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146-147页
        7.3.3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147-151页
    7.4 实证结论与结果分析第151-154页
        7.4.1 实证结论第151-152页
        7.4.2 实证结果分析第152-154页
    7.5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8章 结论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9页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第169-170页
致谢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质凝胶微球的生物3D打印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