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4-22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2.研究意义 | 第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电视栏目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地方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3.《爸爸去哪儿》栏目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1.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2.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一、电视栏目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关联 | 第22-29页 |
(一)电视栏目的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1.电视栏目的定义 | 第22页 |
2.电视栏目的分类 | 第22-23页 |
3.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4.电视栏目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24-25页 |
(二)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价值 | 第25-29页 |
1.电视栏目的知名度加强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知 | 第25-26页 |
2.电视栏目的美誉度有利于对地方特色文化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 第26-27页 |
3.电视栏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体验度更高 | 第27页 |
4.电视栏目作为传播平台带来地方经济效益的增加 | 第27-29页 |
二、《爸爸去哪儿》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现状 | 第29-48页 |
(一)《爸爸去哪儿》栏目优良的策划与制作 | 第29-31页 |
1.另辟蹊径的栏目定位 | 第29页 |
2.新颖明确的栏目选题 | 第29-30页 |
3.独具匠心的栏目特色 | 第30-31页 |
4.多方强势的传播平台 | 第31页 |
(二)《爸爸去哪儿》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内容分析 | 第31-42页 |
1.自然景观 | 第32-33页 |
2.饮食文化 | 第33-35页 |
3.民居风格 | 第35-36页 |
4.地方方言 | 第36-38页 |
5.民族服饰 | 第38-39页 |
6.生活习俗 | 第39-40页 |
7.民间文艺 | 第40-42页 |
(三)《爸爸去哪儿》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表现方式 | 第42-45页 |
1.设置与地方文化项目相关的游戏环节 | 第42-43页 |
2.栏目嘉宾与当地人的互动 | 第43页 |
3.明星亲身的体验与示范 | 第43-44页 |
4.“村长”的现场说唱和穿戴风格 | 第44-45页 |
(四)《爸爸去哪儿》栏目受众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心理需求 | 第45-48页 |
1.受众追求真实的心理 | 第45-46页 |
2.受众对明星的效仿心理 | 第46页 |
3.受众对文化的体验性需求 | 第46-47页 |
4.受众对拍摄地的好奇心理 | 第47-48页 |
三、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8-54页 |
(一)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1.文化定位不明确 | 第48页 |
2.文化表达过于符号化 | 第48-49页 |
3.缺乏结合地方文化的话题讨论 | 第49-50页 |
4.地方文化体验性表现不足 | 第50页 |
(二)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50-54页 |
1.电视栏目重娱乐,轻文化 | 第50-51页 |
2.电视栏目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 第51-52页 |
3.电视栏目本身的局限性 | 第52页 |
4.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第52-54页 |
四、电视栏目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策略 | 第54-61页 |
(一)重视定位和策划 | 第54-56页 |
1.重塑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理念 | 第54-55页 |
2.以娱乐与意义并重为定位目标 | 第55页 |
3.对目标受众定位要进行细分 | 第55-56页 |
(二)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 第56-57页 |
1.文化资源多样化呈现 | 第56页 |
2.文化叙事风格创新化 | 第56-57页 |
3.重视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 | 第57页 |
(三)注重体验与互动 | 第57-59页 |
1.普通人参与明星互动 | 第58页 |
2.重视受众的体验性心理需求 | 第58-59页 |
3.多传播渠道为受众进行互动提供平台 | 第59页 |
(四)承担社会责任 | 第59-61页 |
1.承担传播文化的责任 | 第59-60页 |
2.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60页 |
3.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