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典型牧场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草地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草地生物量空间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5 论文组织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介绍与数据 | 第18-24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 2.1.1 地形特征和气候 | 第18页 |
| 2.1.2 植被类型 | 第18-19页 |
| 2.2 数据及预处理 | 第19-23页 |
| 2.2.1 影像数据 | 第19-20页 |
| 2.2.2 辅助数据 | 第20页 |
| 2.2.3 样地数据 | 第20-22页 |
| 2.2.4 遥感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遥感特征因子提取及优选 | 第24-32页 |
| 3.1 遥感因子提取 | 第24-27页 |
| 3.1.1 植被指数因子提取 | 第24-26页 |
| 3.1.2 纹理特征因子提取 | 第26-27页 |
| 3.2 遥感估算模型变量优选 | 第27-30页 |
| 3.2.1 模型变量确定 | 第27-28页 |
| 3.2.2 变量的优选 | 第28-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草地生物量反演模型建立 | 第32-42页 |
| 4.1 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 4.2 样本数据分类 | 第33-35页 |
| 4.3 生物量估算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 4.3.1 一元回归模型 | 第35-37页 |
| 4.3.2 多元回归模型 | 第37页 |
| 4.3.3 神经网络模型 | 第37-38页 |
| 4.4 模型精度分析 | 第38-41页 |
| 4.4.1 建模精度评价 | 第38-39页 |
| 4.4.2 模型验证精度评价 | 第39-4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草地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42-50页 |
| 5.1 时空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 5.2 不同高程的草地生物量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 5.3 草地生物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44-49页 |
| 5.3.1 生物量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 5.3.2 生物量年度变化特征分析 | 第46-4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