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人民日报》农民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5页
    (一)研究背景第7-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1.理论意义第8-9页
        2.现实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3页
        1.话语理论研究综述第9-11页
        2.关于农民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研究思路第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研究框架第14-15页
一、《人民日报》农民报道的话语分析第15-35页
    (一)文本结构分析第15-27页
        1.主题结构分析第15-23页
        2.报道话语的宏观结构分析第23-25页
        3.报道话语的微观结构分析第25-27页
    (二)话语风格分析第27-30页
        1.叙事方式:故事化叙事和直接陈述第27-29页
        2.措辞风格:报道正向宣传,引述反向证明第29-30页
    (三)话语修辞分析第30-34页
        1.引述:引用第三方话语作为佐证第30-31页
        2.数据:采用数据增强报道真实性第31-33页
        3.句类:陈述句直述事实,疑问句强调原因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二、《人民日报》农民报道的话语建构方式分析第35-42页
    (一)报道主题的话语建构方式分析第35-37页
        1.强化:强化农民的发展第35-36页
        2.弱化:弱化农民的困境第36-37页
    (二)报道对农民主体的话语建构方式第37-40页
        1.同化:同化农民形象第37-38页
        2.固化:固化农民生活第38-40页
    小结第40-42页
三、《人民日报》农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形成原因第42-46页
    (一)外部因素第42-43页
        1.经济环境第42-43页
        2.报道主体的特殊性第43页
    (二)媒介自身因素第43-44页
        1.党报思维第44页
        2媒体自身定位第44页
    小结第44-46页
四、对《人民日报》农民报道的反思及建议第46-53页
    (一)反思:农民话语权依旧缺位第46-49页
        1.农民话语成为了精英话语的补充第47页
        2.报道比例失衡:重发展轻困境第47-48页
        3.报道模式化较为严重第48页
        4.对农民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第48-49页
    (二)建议:从报道入手给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第49-53页
        1.改变思想观念第50页
        2.重归新闻本真,尊重新闻专业主义第50-51页
        3.科学设置关于农民的新闻议程第51页
        4.提供更多样的报道方式第51-52页
        5.报道的采写应深入农民群体本身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机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的“泛娱乐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