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2页 |
1.1 引言 | 第20-2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2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1.2.1 菌根概述 | 第22-23页 |
1.2.2 菌根对林木生长、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23-26页 |
1.2.3 影响菌根形成的因素 | 第26-29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西南桦无性系幼苗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 第32-4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2.2.1 菌根形成情况 | 第35-37页 |
2.2.2 幼苗生长状况 | 第37-41页 |
2.2.3 养分含量 | 第41-43页 |
2.2.4 光合参数 | 第43-45页 |
2.2.5 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参数 | 第45-47页 |
2.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 第48-6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48-4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0-61页 |
3.2.1 菌根形成情况 | 第50-52页 |
3.2.2 生长表现 | 第52-55页 |
3.2.3 养分状况 | 第55-57页 |
3.2.4 光合参数 | 第57-59页 |
3.2.5 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参数 | 第59-61页 |
3.3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西南桦无性系幼苗菌根真菌混合接种效应研究 | 第62-7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62-63页 |
4.1.2 试验设计与接种方法 | 第63-64页 |
4.1.3 指标测定 | 第64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6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3页 |
4.2.1 菌根侵染率 | 第64-65页 |
4.2.2 生长表现 | 第65-68页 |
4.2.3 养分状况 | 第68-69页 |
4.2.4 光合参数 | 第69-71页 |
4.2.5 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参数 | 第71-73页 |
4.3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西南桦幼苗对施磷与菌根真菌接种的生长与生理响应研究 | 第74-8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5页 |
5.1.2 试验设计与接种方法 | 第75-76页 |
5.1.3 指标测定 | 第76页 |
5.1.4 数据分析 | 第7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6-88页 |
5.2.1 菌根形成情况 | 第76-77页 |
5.2.2 生长表现 | 第77-82页 |
5.2.3 养分状况 | 第82-84页 |
5.2.4 光合参数 | 第84-85页 |
5.2.5 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参数 | 第85-88页 |
5.3 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土著菌根真菌接种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生长、叶片养分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89-107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6.1.1 供试材料 | 第90-92页 |
6.1.2 试验设计与育苗措施 | 第92页 |
6.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92页 |
6.1.4 数据分析 | 第92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92-106页 |
6.2.1 菌根侵染 | 第92-94页 |
6.2.2 幼苗生长表现 | 第94-95页 |
6.2.3 幼苗根系特征 | 第95-98页 |
6.2.4 幼苗叶片养分 | 第98-99页 |
6.2.5 光合参数 | 第99-101页 |
6.2.6 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101-103页 |
6.2.7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103-104页 |
6.2.8 菌根侵染与幼苗生长、养分、光合生理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 第104-106页 |
6.3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7页 |
7.1 结论 | 第107-108页 |
7.2 讨论 | 第108-115页 |
7.2.1 菌根真菌单接种效应 | 第108-110页 |
7.2.2 菌根真菌混合接种效应 | 第110-111页 |
7.2.3 种质材料与菌根效应 | 第111-112页 |
7.2.4 施磷量与菌根效应 | 第112-113页 |
7.2.5 土著菌根真菌接种效应 | 第113-115页 |
7.3 主要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4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