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6页 |
1.1 引言 | 第19-20页 |
1.2 植物花药和花粉的发育与调控 | 第20-27页 |
1.2.1 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 | 第20-24页 |
1.2.2 绒毡层的发育和调控 | 第24-26页 |
1.2.3 胼胝质壁的形成和调控 | 第26页 |
1.2.4 花药的开裂和调控 | 第26-27页 |
1.3 植物转录因子和miRNA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1.3.1 miR159家族功能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1.3.2 植物MYB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1.4 毛竹生殖器官发育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1.6 经费来源 | 第34页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毛竹生殖器官相关miRNA挖掘及其靶基因鉴定 | 第36-6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7-41页 |
2.2.1 RNA提取 | 第37页 |
2.2.2 small RNA测序和分析 | 第37-40页 |
2.2.3 miRNA靶基因预测和分析 | 第40页 |
2.2.4 miRNA差异表达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40-4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2.3.1 毛竹不同组织miRNA文库测序数据整体分析 | 第41-43页 |
2.3.2 毛竹不同组织已知miRNAs和新miRNAs分析鉴定 | 第43-44页 |
2.3.3 已知miRNAs和新miRNAs在毛竹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第44-48页 |
2.3.4 毛竹差异表达已知miRNAs的靶基因预测 | 第48-56页 |
2.3.5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s和靶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56-59页 |
2.4 讨论 | 第59-62页 |
2.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毛竹miR159对花药发育调控研究 | 第63-8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63-64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63-64页 |
3.1.2 酶和试剂 | 第64页 |
3.1.3 菌株和载体 | 第6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3.2.1 植物DNA提取 | 第64页 |
3.2.2 毛竹miR159前体基因的分析和克隆 | 第64-65页 |
3.2.3 载体构建 | 第65页 |
3.2.4 大肠杆菌转化 | 第65页 |
3.2.5 农杆菌转化 | 第65页 |
3.2.6 表型鉴定 | 第65-6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6-78页 |
3.3.1 毛竹miR159编码基因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66-68页 |
3.3.2 毛竹PremiR159可不同程度恢复mir159ab双突体表型 | 第68-71页 |
3.3.3 毛竹PremiR159异源转化拟南芥表型初步分析 | 第71-72页 |
3.3.4 毛竹PremiR159影响超表达拟南芥花药的开裂 | 第72-77页 |
3.3.5 毛竹PremiR159异源转化影响拟南芥花药开裂基因表达 | 第77-78页 |
3.4 讨论 | 第78-81页 |
3.4.1 毛竹PremiR159结构和功能具有保守性 | 第78-79页 |
3.4.2 毛竹miR159超表达可影响转基因拟南芥花药裂口区的开裂 | 第79-81页 |
3.5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毛竹R2R3MYB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 | 第82-106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83-84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84-86页 |
4.2.1 在毛竹和其他物种中R2R3MYB和GAST基因的确定 | 第84页 |
4.2.2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建立 | 第84-85页 |
4.2.3 毛竹R2R3MYB家族Ka/Ks计算 | 第85页 |
4.2.4 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85-86页 |
4.2.5 共表达网络建立 | 第86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86-100页 |
4.3.1 毛竹R2R3MYB和GAST家族成员的鉴定 | 第86-87页 |
4.3.2 毛竹R2R3MYB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 第87-90页 |
4.3.3 毛竹R2R3MYB家族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征性分析 | 第90-94页 |
4.3.4 毛竹R2R3MYB和GAST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94-99页 |
4.3.5 毛竹R2R3MYB和GAST共表达网络分析 | 第99-100页 |
4.4 讨论 | 第100-105页 |
4.4.1 毛竹R2R3MYB基因家族 | 第100-101页 |
4.4.2 毛竹R2R3MYB基因家族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异性 | 第101-102页 |
4.4.3 毛竹R2R3MYB和GAST基因家族参与了毛竹花的发育 | 第102-104页 |
4.4.4 毛竹R2R3MYB和GAST基因共表达网络建立 | 第104-105页 |
4.5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五章 毛竹GAMYB基因对花药发育调控研究 | 第106-128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106-107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106页 |
5.1.2 酶和试剂 | 第106-107页 |
5.1.3 菌株和载体 | 第107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107-109页 |
5.2.1 植物DNA提取 | 第107页 |
5.2.2 PheGAMYBs的获取和靶切位点突变 | 第107页 |
5.2.3 载体构建 | 第107页 |
5.2.4 大肠杆菌转化 | 第107-108页 |
5.2.5 农杆菌转化 | 第108页 |
5.2.6 表型鉴定 | 第108页 |
5.2.7 PheGAMYBs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108页 |
5.2.8 PheGAMYBs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108页 |
5.2.9 酵母单杂 | 第108-10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109-124页 |
5.3.1 毛竹GAMYBs基因序列和进化分析 | 第109-110页 |
5.3.2 毛竹GAMYBs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110-111页 |
5.3.3 毛竹GAMYBs转录激活活性鉴定 | 第111-113页 |
5.3.4 毛竹GAMYBs异源转化拟南芥表型初步分析 | 第113-115页 |
5.3.5 毛竹GAMYBs影响超表达株系花粉发育 | 第115-120页 |
5.3.6 毛竹GAMYBs影响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120-122页 |
5.3.7 酵母单杂体外鉴定毛竹中PheMYB2R-42下游基因 | 第122-124页 |
5.4 讨论 | 第124-127页 |
5.4.1 毛竹GAMYB基因具有保守性和特殊性 | 第124页 |
5.4.2 毛竹GAMYBs基因调控转基因拟南芥花粉发育 | 第124-126页 |
5.4.3 毛竹PheMYB2R-42可在体外结合PheDATP3启动子 | 第126-127页 |
5.5 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6.1 结论 | 第128页 |
6.2 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4页 |
附录 | 第144-150页 |
缩略词表 | 第150-151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