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京杭大运河与古代杭州城市的发展关系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发展情况第12-13页
        1.1.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工遗存科学性研究课题的开展第13页
        1.1.3 既有研究成果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梳理杭州段运河的变迁情况第15页
        1.2.2 揭示杭州段运河与城市相伴相生的特点第15-16页
        1.2.3 补充杭州段运河水工遗存科学性研究课题的基础资料第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实地调研第16页
        1.3.2 文献查阅第16-18页
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变迁第18-33页
    2.1 南北大运河概况第18-23页
        2.1.1 大运河的开端第18-21页
        2.1.2 隋代南北大运河贯通第21-22页
        2.1.3 大运河东移改线第22-23页
    2.2 杭州段运河变迁第23-33页
        2.2.1 五代以前的运河变迁第23-26页
        2.2.2 五代及北宋时期的运河第26-27页
        2.2.3 南宋时期的运河第27-30页
        2.2.4 元明清时期的运河第30-33页
3 五代以前运河与城市的关系第33-47页
    3.1 钱唐县与运河第33-38页
        3.1.1 钱唐县初置的讨论第33-36页
        3.1.2 六朝几迁县治第36-38页
    3.2 隋唐时期的城市与运河第38-47页
        3.2.1 隋代杭州将运河环与城内第38-43页
        3.2.2 唐代开六井,筑湖堤促进清湖河两岸发展第43-47页
4 五代及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州城市第47-60页
    4.1 吴越国城市扩建与运河的关系第47-51页
        4.1.1 新建夹城第47-48页
        4.1.2 再建罗城第48-51页
    4.2 运河建闸对城市的影响第51-57页
        4.2.1 修筑海塘为建闸提供条件第51-53页
        4.2.2 浙江闸与龙山闸第53-55页
        4.2.3 两闸地区的发展建设第55-57页
    4.3 北宋运河两岸的城市建设第57-60页
        4.3.1 城市人口增多,居民侵占河道第57-58页
        4.3.2 运河两岸逐渐发展为城市商业中心第58-60页
5 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州城市第60-74页
    5.1 运河对街道的影响第61-62页
        5.1.1 御街第61-62页
        5.1.2 城内大街第62页
    5.2 运河对厢坊格局的影响第62-65页
        5.2.1 旧坊市格局的突破第62-63页
        5.2.2 厢坊布局模式第63-65页
    5.3 运河对娱乐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第65-71页
        5.3.1 商业市场布局第65-67页
        5.3.2 娱乐服务设施布局第67-71页
    5.4 运河对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影响第71-74页
6 元明清时期运河与城市的关系第74-85页
    6.1 元代杭州城市的新发展第74-77页
        6.1.1 杭州城内形成移民特定住区第74-76页
        6.1.2 城市发展建设的表现第76-77页
    6.2 城南渐弱及过塘行的兴起第77-79页
    6.3 三塘五坝的完善促进北关日益繁荣第79-85页
        6.3.1 三塘五坝的建设第79-81页
        6.3.2 北关市镇繁荣发展第81-85页
7 总结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附录第92-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型中小学开放空间的复合性设计策略研究
下一篇:不同烧结温度后活性瓷釉涂层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