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创新点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基础 | 第16-24页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合作社 | 第16页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6-17页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及作用 | 第17-19页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 | 第19-22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毛泽东的合作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2.4 邓小平的合作经济理论 | 第22页 |
2.3 党和国家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 | 第22-24页 |
2.3.1 农业现代化 | 第22-23页 |
2.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23页 |
2.3.3 乡村振兴战略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24-33页 |
3.1 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3.1.1 形成阶段 | 第24页 |
3.1.2 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3.1.3 提升阶段 | 第25-26页 |
3.2 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效 | 第26-29页 |
3.2.1 合作社数量不断攀升 | 第26-27页 |
3.2.2 服务经营形式和产业实现多元化 | 第27-28页 |
3.2.3 农民增产增收日益明显 | 第28-29页 |
3.3 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3.3.1 融资渠道不畅通 | 第29-30页 |
3.3.2 组织管理不规范 | 第30页 |
3.3.3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 第30-31页 |
3.3.4 专业人才短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促进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3-41页 |
4.1 拓宽融资渠道 | 第33-34页 |
4.1.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第33-34页 |
4.1.2 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 第34页 |
4.2 完善管理机制 | 第34-36页 |
4.2.1 健全内部管理章程 | 第34-35页 |
4.2.2 规范利益分配机制 | 第35页 |
4.2.3 强化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4.3 推进标准化生产 | 第36-38页 |
4.3.1 加强宣传与培训 | 第36页 |
4.3.2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第36-37页 |
4.3.3 注重品牌建设 | 第37-38页 |
4.4 提高参与主体素质 | 第38-41页 |
4.4.1 深化参与主体认识 | 第38页 |
4.4.2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 第38-39页 |
4.4.3 引进优秀专业人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