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1.纳入标准 | 第10页 |
2.排除标准 | 第10页 |
方法 | 第10-15页 |
1.检索方法 | 第10-11页 |
2.检索策略 | 第11页 |
3.研究资料及数据的提取与整理 | 第11-12页 |
3.1 研究资料及数据的提取 | 第11页 |
3.2 研究资料及数据的整理 | 第11-12页 |
4.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第12-13页 |
5.资料分析 | 第13-15页 |
5.1 统计量的选择 | 第13页 |
5.2 异质性分析及效应模型的选择 | 第13-14页 |
5.3 亚组分析 | 第14页 |
5.4 敏感性分析 | 第14页 |
5.5 发表偏倚分析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22页 |
1.检索结果 | 第15页 |
2.纳入研究文献的特点 | 第15页 |
3.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 第15-18页 |
4.Meta分析结果 | 第18-22页 |
4.1 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和静止期Th17细胞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 第18页 |
4.2 亚组分析 | 第18-19页 |
4.3 敏感性分析 | 第19页 |
4.4 发表偏倚评估 | 第19-22页 |
讨论 | 第22-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综述 | 第30-44页 |
1.流行病学 | 第30-31页 |
2.发病原因 | 第31页 |
3.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第31-37页 |
3.1 免疫学机制 | 第31-36页 |
3.2 非免疫学机制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缩略词表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