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 1 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 | 第10页 |
| 2 设备和检查方法 | 第10页 |
| 3 实验组对照组研究条件差别 | 第10-11页 |
| 4 观测指标1:对比剂含碘量 | 第11页 |
| 5 观测指标2:有效辐射剂量 | 第11页 |
| 6 观测指标3:图像质量参数 | 第11-12页 |
| 7 观测指标4: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及两位医师评分差异性 | 第12页 |
| 8 统计学分析 | 第12-14页 |
| 结果 | 第14-20页 |
| 1 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比较 | 第14页 |
| 2 两组病例的对比剂碘含量和有效辐射剂量比较 | 第14-15页 |
| 3 两组病例的客观图像质量比较 | 第15页 |
| 4 两组病例的主观总体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 第15-16页 |
| 5 两组病例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 | 第16-20页 |
| 讨论 | 第20-25页 |
| 1 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现状 | 第20-21页 |
| 2 碘对比剂低剂量探索 | 第21-22页 |
| 3 有效辐射剂量低剂量探索 | 第22-23页 |
| 4 双低方法对图像影响 | 第23页 |
| 5 本试验的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文献综述 | 第29-45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缩略词表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