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瓦雷科学哲学思想基础及其语境初探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一、国内柯瓦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6页 |
(一) 进入视野:八十年代 | 第11页 |
(二) 产生兴趣:九十年代 | 第11-12页 |
(三) 研究肇始:2000年后 | 第12-15页 |
(四) 国内柯瓦雷研究现状及简要分析 | 第15-16页 |
二、国外柯瓦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6-19页 |
(一) 生平、思想介绍、纪念性文章 | 第16页 |
(二) 研究柯瓦雷科学哲学思想的文献 | 第16-19页 |
(三) 国外柯瓦雷研究情况分析 | 第19页 |
三、柯瓦雷研究的趋势与本研究的定位 | 第19-20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20-21页 |
(一) 研究视角 | 第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1页 |
(一) 研究特色 | 第21页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1页 |
本章注释 | 第21-24页 |
第一章 柯瓦雷的生平与思想轨迹 | 第24-36页 |
一、1892~1909,俄国犹裔 | 第24-26页 |
(一) 时代语境 | 第24-25页 |
(二) 民族特性 | 第25页 |
(三) 教育背景 | 第25-26页 |
二、1909~1919,德法求学 | 第26-27页 |
(一) 求学路径 | 第26-27页 |
(二) 一战经历 | 第27页 |
三、1919~1945,早期研究 | 第27-31页 |
(一) 编外讲师 | 第27-28页 |
(二) 哲学使者 | 第28-30页 |
(三) 自由法国 | 第30-31页 |
四、1945~1964,法美之间 | 第31-33页 |
(一) 学术活动 | 第31-32页 |
(二) 科学史研究 | 第32-33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3页 |
本章注释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德国哲学语境中的柯瓦雷 | 第36-47页 |
一、柯瓦雷与现象学运动 | 第36-43页 |
(一) 胡塞尔的启蒙 | 第37-38页 |
(二) 莱纳赫的引领 | 第38-41页 |
(三) 海德格尔的转向 | 第41-43页 |
二、柯瓦雷与新黑格尔主义 | 第43-45页 |
(一) 法国黑格尔研究的复兴 | 第43页 |
(二) 新黑格尔主义与现象学 | 第43-45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5页 |
本章注释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法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语境中的柯瓦雷 | 第47-57页 |
一、柯瓦雷与法国认识论传统 | 第47-51页 |
(一) 柯瓦雷与迪昂 | 第47-49页 |
(二) 柯瓦雷与梅耶松 | 第49-51页 |
二、柯瓦雷与法国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 | 第51-55页 |
(一) 柯瓦雷与列维-布留尔 | 第51-52页 |
(二) 柯瓦雷与法国年鉴学派 | 第52-55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55页 |
本章注释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柯瓦雷科学哲学思想基础 | 第57-64页 |
一、科学思想史与柏拉图主义实在论 | 第57-60页 |
(一) 柯瓦雷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基因 | 第58-59页 |
(二) 柯瓦雷对科学思想史的实在论诠释 | 第59-60页 |
二、人类思想统一性与科学革命的辩证图景 | 第60-62页 |
(一) 柯瓦雷的人类思想的统一性信念 | 第60-61页 |
(二) 柯瓦雷的科学发展革命图景 | 第61页 |
(三) 黑格尔式的历史辩证法 | 第61-6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本章注释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82页 |
附录一 柯瓦雷的简历(自撰) | 第71-72页 |
附录二 柯瓦雷大事年表 | 第72-75页 |
附录三 柯瓦雷著作目录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