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论文

北京主城区夏季城市绿地与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15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存在问题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9页
    1.6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0-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22页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0-21页
        2.1.2 研究区发展概况第21-22页
    2.2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2-24页
        2.2.1 数据来源第22-23页
        2.2.2 数据预处理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北京主城区夏季地表温度变化第25-33页
    3.1 城市地表温度反演第25-28页
        3.1.1 地表温度反演原理第25-26页
        3.1.2 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第26-27页
        3.1.3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第27-28页
    3.2 城市热岛计算第28-30页
        3.2.1 城市热岛提取方法第28页
        3.2.2 城市热岛提取结果第28-30页
    3.3 北京主城区夏季地表温度变化分析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北京主城区夏季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第33-43页
    4.1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第33-36页
        4.1.1 植被覆盖度计算第33页
        4.1.2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第33-34页
        4.1.3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解译第34-35页
        4.1.4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第35-36页
    4.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第36-39页
        4.2.1 景观格局指标选择第37页
        4.2.2 景观格局具体计算第37-39页
    4.3 北京主城区夏季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39-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北京主城区夏季绿地格局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分析第43-53页
    5.1 分析思路第43-45页
        5.1.1 提出RLST概念第43页
        5.1.2 RLST计算结果第43-45页
    5.2 不同年份之间的RLST比较第45-48页
    5.3 不同地类之间的RLST比较第48-51页
    5.4 未来城市绿地规划建议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2 研究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表紫外线指数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台湾海峡中部夏季水动力情况及悬浮颗粒的分布与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