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图画》的“形”与“神”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导论 | 第8-14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2页 |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4页 |
| 二、波勒·莫里斯与《普罗旺斯图画》 | 第14-20页 |
| (一)波勒·莫里斯及其创作 | 第14页 |
| 1、生平简介 | 第14页 |
| 2、创作经历 | 第14页 |
| (二)普罗旺斯之美 | 第14-16页 |
| 1、自然之美 | 第14-15页 |
| 2、人文之美 | 第15-16页 |
| (三)《普罗旺斯图画》的创作来源及历史地位 | 第16-20页 |
| 1、创作来源 | 第16-18页 |
| 2、历史地位 | 第18-20页 |
| 三、《普罗旺斯图画》音乐文本与演奏分析 | 第20-43页 |
| (一)音乐文本分析 | 第20-30页 |
| 1、《法朗多尔舞曲》 | 第20-22页 |
| 2、《恋人之歌》 | 第22-23页 |
| 3、《波西米亚之舞》 | 第23-26页 |
| 4、《古墓幽灵》 | 第26-28页 |
| 5、《蜜蜂》 | 第28-30页 |
| (二)演奏分析 | 第30-37页 |
| 1、欢快的舞蹈 | 第31-33页 |
| 2、娇羞的恋人 | 第33-34页 |
| 3、顽强的精神 | 第34页 |
| 4、无尽的哀思 | 第34-36页 |
| 5、美好的愿望 | 第36-37页 |
| (三)伴奏声部的作用及其表现 | 第37-43页 |
| 1、伴奏声部的作用 | 第38-39页 |
| 2、伴奏声部的表现 | 第39-43页 |
| 四、《普罗旺斯图画》音乐表现与审美分析 | 第43-52页 |
| (一)《普罗旺斯图画》音乐性内容 | 第43-45页 |
| 1、音乐情绪 | 第43-44页 |
| 2、音乐风格 | 第44页 |
| 3、精神内涵 | 第44-45页 |
| (二)《普罗旺斯图画》非音乐性内容 | 第45-46页 |
| (三)《普罗旺斯图画》之美 | 第46-52页 |
| 1、形式之美 | 第46-49页 |
| 2、内含之美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注释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