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盐胁迫下弯曲芽孢杆菌KLBMP 4941对中华补血草的促生效应及其根际互作机理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1.1 土壤盐渍化及盐生植物第13-14页
        1.1.1 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第13页
        1.1.2 土壤盐渍化改良第13-14页
        1.1.3 中华补血草第14页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第14-15页
        1.2.1 PGPR的作用第14-15页
        1.2.2 PGPR类群第15页
        1.2.3 耐盐植物的PGPR第15页
    1.3 PGPR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机理第15-17页
        1.3.1 影响植物的渗透调节第16页
        1.3.2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6页
        1.3.3 抗氧化系统的改变第16页
        1.3.4 改变离子含量及K~+/Na~+比值第16-17页
    1.4 植物促生菌的根际定殖及其与植物的根际相互作用第17-18页
        1.4.1 根际定殖及影响因素第17页
        1.4.2 根际定殖的检测手段第17-18页
    1.5 根系分泌物第18-19页
        1.5.1 根系分泌物的概念与种类第18页
        1.5.2 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的影响第18页
        1.5.3 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的的分子机理第18-19页
        1.5.4 微生物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第19页
    1.6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第19-22页
        1.6.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2 研究意义第20页
        1.6.3 创新点第20页
        1.6.4 技术路线路线图路线图第20-22页
第二章 盐胁迫下弯曲芽孢杆菌KLBMP4941对中华补血草的促生作用的研究第22-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2-24页
        2.1.2 试验设计第24页
        2.1.3 生理指标的测量第24页
        2.1.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24页
        2.1.5 叶绿素含量的提取第24页
        2.1.6 抗氧化酶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2.1.7 脯氨酸含量测定第25页
        2.1.8 离子含量测定第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2页
        2.2.1 生理指标测定结果第25-27页
        2.2.2 丙二醛(MDA)测定结果第27-28页
        2.2.3 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第28-29页
        2.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第29-30页
        2.2.5 脯氨酸含量测定第30-31页
        2.2.6 离子含量测定结果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弯曲芽孢杆菌KLBMP4941的全基因组解析第34-4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1.1 菌株来源第34页
        3.1.2 主要设备第34-35页
        3.1.3 基因组DNA提取第35页
        3.1.4 16SrRNA基因PCR扩增第35页
        3.1.5 构建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第35页
        3.1.6 测序及拼接组装第35页
        3.1.7 基因组组分分析及基因注释第35-3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2.1 KLBMP4941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第36页
        3.2.2 基因组拼接组装及分析第36-37页
        3.2.3 基因功能注释第37-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菌株KLBMP4941在宿主根际的定殖研究第44-5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4-49页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4-45页
        4.1.2 试验材料第45页
        4.1.3 PHT43-GFP载体制备第45-46页
        4.1.4 PHT43-GFP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第46-47页
        4.1.5 菌落PCR第47页
        4.1.6 筛选阳性克隆送样测序及酶切验证第47-48页
        4.1.7 菌株KLBMP4941原生质体转化法第48页
        4.1.8 菌落观察及GFP基因检测第48页
        4.1.9 菌株4941-GFP的质粒稳定性检测第48-49页
        4.1.10 野生菌株KLBMP4941与4941-GFP生长曲线的比较第49页
        4.1.11 菌株4941-GFP在补血草根际定殖的观察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4.2.1 PHT43-GFP构建的结果第49-50页
        4.2.2 4941-GFP构建的结果第50-51页
        4.2.3 4941-GFP中的质粒稳定性测定第51页
        4.2.4 野生型KLBMP4941和4941-GFP的生长曲线比较第51-52页
        4.2.5 4941-GFP在中华补血草根部的定殖研究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盐胁迫下中华补血草根系分泌物与菌株KLBMP4941互作机理第54-8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4-60页
        5.1.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4-55页
        5.1.2 试验材料第55页
        5.1.3 盐胁迫下中华补血草根系分泌物的收集第55页
        5.1.4 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分析第55-56页
        5.1.5 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及主要成分单体对KLBMP4941生长量的影响第56页
        5.1.6 根系分泌物及主要成分单体对KLBMP4941趋化作用的影响第56-57页
        5.1.7 根系分泌物主要成分单品对KLBMP4941游动的影响第57页
        5.1.8 根系分泌物及主要成分对KLBMP4941根际定殖的影响第57页
        5.1.9 样品处理和菌株RNA提取第57页
        5.1.10 转录组测序第57-58页
        5.1.11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及功能注释第58-6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0-80页
        5.2.1 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对KLBMP4941生长量的影响第60页
        5.2.2 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对KLBMP4941趋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分析第60-61页
        5.2.3 盐胁迫下中华补血草根系分泌物成分的分析第61-62页
        5.2.4 根系分泌物主要单体成分对KLBMP4941生长量的影响第62-64页
        5.2.5 根系分泌物主要单体成分对KLBMP4941趋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分析第64-65页
        5.2.6 根系分泌物主要成分单品对KLBMP4941游动作用的结果分析第65-68页
        5.2.7 根系分泌物及主要成分单品对KLBMP4941根际定殖的影响第68-69页
        5.2.8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的实验结果第69-70页
        5.2.9 差异表达分析第70页
        5.2.10 两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的整体分类第70-71页
        5.2.11 两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具体分析第71-76页
        5.2.12 GO功能分类第76-77页
        5.2.13 KEGG代谢途径分类第77-80页
        5.2.14 QRT-PCR结果第80页
    5.3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99页
作者简历第99-10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炭还田模式对中低产稻田产量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下一篇:水稻基因型与施肥对水稻和小麦植硅体碳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