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超分辨聚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第10-12页
    1.3 最新研究动态第12-13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激元理论概述第14-20页
    2.1 表面等离子体相关定义第14页
    2.2 表面等离子体的色散第14-16页
    2.3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方式第16-19页
        2.3.1 棱镜耦合第16-17页
        2.3.2 光栅耦合第17-18页
        2.3.3 近场激发第18页
        2.3.4 利用强聚焦光束实现激发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锥形纳米针尖周期阵列的仿真研究第20-39页
    3.1 FDTD算法原理第20-25页
        3.1.1 麦克斯韦方程和有限差分方程的等价方程第20-22页
        3.1.2 边界条件第22页
        3.1.3 网格尺寸和稳定性标准第22-23页
        3.1.4 二维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第23-25页
    3.2第25-26页
        3.2.1 FDTD的优点第25页
        3.2.2 FDTD的缺点第25-26页
    3.3 FDTD商业软件第26-28页
    3.4 模型的设计和仿真第28-38页
        3.4.1 模型的设计第28-31页
        3.4.2 模型的仿真第31-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近场光学显微镜第39-46页
    4.1 近场光学显微镜定义第39页
    4.2 近场光学显微镜介绍第39-42页
        4.2.1 孔径探针第40-41页
        4.2.2 天线探针第41-42页
    4.3 探针的制作第42-43页
        4.3.1 光纤探针制作第42-43页
        4.3.2 微加工悬臂式探针的制作第43页
        4.3.3 天线探针的制作第43页
    4.4 NSOM在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和光子纳米结构中的应用第43-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金属纳米锥阵列结构的实验效果验证及应用第46-62页
    5.1 金属锥形阵列结构样品的制备第46-48页
    5.2 近场光学实验验证第48-54页
        5.2.1 实验系统搭建第48-50页
        5.2.2 实验操作第50-52页
        5.2.3 近场观测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4页
    5.3 金属纳米锥阵列结构的应用实例第54-61页
        5.3.1 实验仪器的搭建第54-55页
        5.3.2 实验操作第55-59页
        5.3.3 实验结果第59-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总结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场多通道MRI谱仪扫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ZEMAX的光栅干涉仪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