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α,β-二氟代-γ-氨基酸与2-氟代洋地黄毒糖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背景介绍第9-40页
    第一节 氟原子的特殊性质第9-13页
        1.1.1 改变分子的pKa第10页
        1.1.2 改变分子的亲脂性第10-11页
        1.1.3 改变分子的构象稳定性第11-13页
        1.1.4 改变分子的新陈代谢稳定性第13页
    第二节 近年来单氟代的进展第13-32页
        1.2.1 小分子催化醛酮的α位氟代第14-17页
        1.2.2 手性辅基诱导不对称氟代第17-19页
        1.2.3 烯丙位氟代方法第19-21页
        1.2.4 苄位氟代方法第21-32页
            a)过渡金属催化下的苄位氟代第21-25页
            b)有机小分子催化苄位氟代第25-30页
            c)无机盐引发第30-31页
            d)苄基卡宾氟代第31-32页
    第三节 α,β-二氟代-γ-氨基丁酸简介第32-38页
        1.3.1 α,β-二氟代-γ-氨基酸的研究意义第32-34页
        1.3.2 α,β-二氟代-γ-氨基酸之前的合成路线第34-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第二章 α,β-二氟代-γ-氨基酸的克级合成第40-92页
    第一节 连续小分子催化氟代为关键步骤的合成策略第40-47页
        2.1.1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40-46页
        2.1.2 小结第46-47页
    第二节 以手性辅基和烯丙位氟代为关键步骤的合成策略第47-59页
        2.2.1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49-56页
        2.2.2 小结第56-59页
    第三节 以苄位氟代为关键步骤的合成策略第59-69页
        2.3.1 条件筛选与结果第59-66页
        2.3.2 无氟底物与单氟底物的苄位氟代对比:负氟效应第66-68页
        2.3.3 小结第68-69页
    实验部分第6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三章 2-氟代洋地黄毒糖的合成研究第92-107页
    第一节 氟代糖的研究意义第92-93页
    第二节 氟代糖的传统合成方法与课题的提出第93-98页
        3.2.1 糖烯的亲电氟代第93-94页
        3.2.2 环氧开环第94-95页
        3.2.3 去氧氟代第95-96页
        3.2.4 课题的提出第96-98页
    第三节 2-氟代洋地黄毒糖的合成第98-10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102-103页
    第五节 实验第103-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7页
附录:本论文中化合物的图谱第107-153页
文章发表情况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基高效氯氟氰菊酯纳米缓释制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含噻吩环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