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国外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共振吸波材料研究 | 第12页 |
1.2.2 消声吸波器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其他吸波材料的研究 | 第13页 |
1.3 国内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吸波材料的分类 | 第14-16页 |
1.4.1 铁氧体吸波材料 | 第14页 |
1.4.2 碳系吸波材料 | 第14-15页 |
1.4.3 纳米吸波材料 | 第15页 |
1.4.4 铁纤维吸波材料 | 第15页 |
1.4.5 吸波高聚物 | 第15页 |
1.4.6 复合吸波材料 | 第15-16页 |
1.5 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1 rGO/Fe_3O_4复合吸波材料 | 第16-17页 |
1.5.2 rGO/Ni复合吸波材料 | 第17-18页 |
1.5.3 rGO/MoS_2复合材料吸波材料 | 第18页 |
1.5.4 rGO/PVDF吸波复合材料 | 第18-19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3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硅烷化MoS_2/rGO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1-45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23页 |
2.2.4 M/MoS_2的制备 | 第23页 |
2.2.5 rGO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6 (M/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43页 |
2.3.1 FITR | 第24-25页 |
2.3.2 SEM | 第25-27页 |
2.3.3 TEM和SAED | 第27-28页 |
2.3.4 XRD | 第28-29页 |
2.3.5 拉曼光谱 | 第29-31页 |
2.3.6 XPS | 第31-33页 |
2.3.7 复介电常数 | 第33-36页 |
2.3.8 Cole-Cole图 | 第36-38页 |
2.3.9 RL曲线和3DRL曲线 | 第38-42页 |
2.3.10 电磁波波吸收机理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BaTiO_3/rGO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5-63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 | 第45-47页 |
3.2.1 原料 | 第45-46页 |
3.2.2 GO的合成 | 第46页 |
3.2.3 BaTiO_3的制备 | 第46页 |
3.2.4 BaTiO_3/rGO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6-47页 |
3.3 表征 | 第47-61页 |
3.3.1 FITR | 第48-49页 |
3.3.2 SEM | 第49页 |
3.3.3 TEM和SAED | 第49-51页 |
3.3.4 XRD | 第51页 |
3.3.5 拉曼光谱 | 第51-53页 |
3.3.6 XPS | 第53-55页 |
3.3.7 复介电常数 | 第55-56页 |
3.3.8 Cole-Cole图 | 第56-57页 |
3.3.9 RL曲线和3DRL曲线 | 第57-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结论 | 第63页 |
二、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