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内动态 | 第11-12页 |
二、国外动态 | 第12-13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或有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或有创新 | 第15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概述 | 第16-18页 |
一、环境保护税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法律规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税收遵从理论 | 第18-19页 |
二、自由裁量权理论 | 第19页 |
三、税收征收管理原则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现实分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流程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特殊性 | 第21-24页 |
一、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难度 | 第21-22页 |
二、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的复杂性大 | 第22-23页 |
三、需要地方各部门协作配合征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现实困境与约束 | 第24-27页 |
一、污染物排放量难以监测 | 第24-25页 |
二、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 第25页 |
三、部门间协作配合难度大 | 第25页 |
四、部门协作易出现问题,缺乏救济机制 | 第25-26页 |
五、征收管理缺乏完备的法律体系 | 第26页 |
六、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企业数量不足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实践——以B市地税局为例 | 第27-33页 |
第一节 B市地税局前期征收管理准备工作 | 第27-29页 |
一、成立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领导小组 | 第27页 |
二、加强业务学习与开展分级分类培训 | 第27-28页 |
三、不断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 | 第28页 |
四、加大环境保护税的宣传和服务力度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具体征收管理工作 | 第29-31页 |
一、B市地税局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 第29页 |
二、纳税申报表的计算填报及核定 | 第29-30页 |
三、减免税的计算申报 | 第30-31页 |
第三节 B市地税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现状 | 第31-33页 |
一、应税污染物监测及计算方法不够完善 | 第31-32页 |
二、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不足 | 第32页 |
三、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中部分数据信息不准确 | 第32-33页 |
四、部门间协作的层级还需提高 | 第33页 |
第五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完善优化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经验 | 第34-35页 |
一、美国经验 | 第34页 |
二、法国经验 | 第34-35页 |
三、荷兰经验 | 第35页 |
四、波兰经验 | 第35页 |
第二节 完善污染物监测技术,规范第三方监测 | 第35-36页 |
一、完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和方法 | 第35-36页 |
二、规范第三方机构监测行为 | 第36页 |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 第36-38页 |
一、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共享内容 | 第37页 |
二、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具体运作机制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构建税务机关与环保部门全流程协作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和严格监管制度 | 第39-40页 |
第六节 加强环境保护税的宣传普及和分级分类培训 | 第40页 |
第六章 相关配套措施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税收征管法 | 第41页 |
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页 |
三、各个地方可制定具体的征收管理实施相关文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加大对纳税人环境保护建设投入优惠力度 | 第42页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救济机制 | 第42-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