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1.2.1 国外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2.2 国内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3 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质量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34页 |
2.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2.1.1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第21-23页 |
2.1.2 质量管理体系 | 第23-24页 |
2.1.3 制造业产品的质量管理特点 | 第24-26页 |
2.2 质量风险管理 | 第26-33页 |
2.2.1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2.2 风险管理的方法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2.2.3 制造业产品的质量风险管理 | 第32页 |
2.2.4 基于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步骤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的识别研究 | 第34-56页 |
3.1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与过程 | 第34-49页 |
3.1.1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 | 第34页 |
3.1.2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识别的过程 | 第34-49页 |
3.2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49-55页 |
3.2.1 市场调研阶段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49-50页 |
3.2.2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50-52页 |
3.2.3 采购阶段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52-53页 |
3.2.4 生产制造阶段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53-55页 |
3.2.5 产品交付使用阶段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第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56-83页 |
4.1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6-58页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6-57页 |
4.1.2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7-58页 |
4.2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8-66页 |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58-59页 |
4.2.2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 第59-60页 |
4.2.3 确定各指标因素的云模型权重 | 第60-66页 |
4.3 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方法 | 第66-70页 |
4.3.1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方法的选取 | 第66页 |
4.3.2 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产品的质量风险分析方法 | 第66-70页 |
4.4 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的风险评价 | 第70-74页 |
4.4.1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风险评价准则的确定 | 第70-72页 |
4.4.2 云模型风险等级比较的说明 | 第72-74页 |
4.5 Y公司案例研究 | 第74-82页 |
4.5.1 Y公司基本概况 | 第74-75页 |
4.5.2 Y公司锡产品的风险评估 | 第75-78页 |
4.5.3 Y公司锡产品的风险评价结果 | 第78-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5.1 总结 | 第83-84页 |
5.2 研究局限性 | 第8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A 制造业产品质量风险因素风险评估打分表 | 第89-9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