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反射式太赫兹共焦扫描成像特性及图像复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第9-20页
        1.2.1 太赫兹共焦扫描成像体制的研究进展第9-15页
        1.2.2 太赫兹显微成像图像处理研究进展第15-19页
        1.2.3 总结与分析第19-20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反射式 2.52 太赫兹共焦扫描系统的方案设计及仿真研究第21-55页
    2.1 反射式共焦扫描显微成像原理介绍第21-28页
        2.1.1 双轴反射式共焦扫描显微成像原理第21-26页
        2.1.2 同轴反射式共焦扫描显微成像原理第26-28页
    2.2 双轴反射式太赫兹共焦扫描成像方案设计第28-29页
        2.2.1 双轴反射式太赫兹共焦扫描成像系统设计第28页
        2.2.2 双轴反射式共焦扫描成像系统入射角的研究第28-29页
    2.3 单元探测器偏移对分辨率和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第29-45页
        2.3.1 单元探测器轴向偏移的影响第29-34页
        2.3.2 单元探测器横向偏移的影响第34-40页
        2.3.3 单元探测器纵向偏移的影响第40-44页
        2.3.4 双轴与同轴系统探测器偏移范围对比分析第44-45页
    2.4 共焦针孔尺寸对同轴反射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第45-49页
    2.5 环形光瞳滤波器对同轴反射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第49-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双轴反射式系统共焦扫描成像特性实验研究第55-76页
    3.1 实验条件简介第55页
    3.2 针孔远离焦点时分辨率板成像特性分析第55-69页
        3.2.1 针孔大小影响的分析第56-59页
        3.2.2 单元探测器位置影响的分析第59-69页
    3.3 针孔在焦点位置时成像特性分析第69-73页
    3.4 针孔尺寸 0.3mm时系统轴向分辨率研究第73-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太赫兹共焦扫描图像去噪复原算法研究第76-91页
    4.1 算法比较标准第76-77页
    4.2 双边滤波算法去噪研究第77-82页
        4.2.1 双边滤波算法原理简介第77-79页
        4.2.2 双边滤波算法参数选取研究第79-82页
    4.3 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研究第82-85页
        4.3.1 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原理简介第82-83页
        4.3.2 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参数选取研究第83-85页
    4.4 引导滤波算法去噪研究第85-89页
        4.4.1 引导滤波算法原理简介第85-87页
        4.4.2 引导滤波算法参数选取研究第87-89页
    4.5 透射式系统图像去噪算法比较及双轴系统图像复原第89-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环保物联网的可配置软件平台
下一篇:具有圆面特征的非合作目标双目视觉位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