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者的忠诚义务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概述 | 第16-27页 |
第一节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概念 | 第16-20页 |
一、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由来:英国的主仆关系法 | 第16-17页 |
二、学界的理论争鸣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劳动者忠诚义务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0-27页 |
一、劳动者忠诚义务与信义义务 | 第20-21页 |
二、劳动者忠诚义务与公司法上的忠诚义务 | 第21-24页 |
三、劳动者忠诚义务与诚实信用 | 第24-25页 |
四、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性质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容与界定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基本内容 | 第27-33页 |
一、保密义务 | 第27-30页 |
二、不与雇主竞争的义务 | 第30-31页 |
三、不得参与针对雇主的法律程序的义务 | 第31-32页 |
四、不发表不利于雇主的言论的义务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违反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界定 | 第33-37页 |
一、劳动者的专业与职位 | 第33-34页 |
二、行为的时空范围 | 第34-35页 |
三、权利冲突的选择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发展趋势 | 第37-41页 |
第一节 发展的新趋势 | 第37-38页 |
一、适用范围的变化 | 第37页 |
二、从标准劳动关系到非标准劳动关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救济的新方式:雇员忠诚保险 | 第38-41页 |
一、雇员忠诚保险的概述 | 第38-39页 |
二、在我国推行雇员忠诚保险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立法现状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41-43页 |
一、有关的法律规定 | 第41-43页 |
二、其他法律法规 | 第43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一、没有对劳动者进行分层规制 | 第43-44页 |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相关规定不足 | 第44页 |
三、没有对劳动者的忠诚义务作原则性的规定 | 第44-45页 |
四、诚实信用原则引入的不完整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立法建议 | 第46-52页 |
第一节 明确义务主体 | 第46-47页 |
一、劳动者分层理论 | 第46页 |
二、劳动者分层规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在劳动法领域完整地引入诚实信用原则 | 第47-48页 |
一、在立法中明确劳动者忠诚义务 | 第47页 |
二、完整引入诚实信用原则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确定义务履行界限的基本轮廓 | 第48-50页 |
一、职场生活和私人生活的交叉 | 第48-49页 |
二、谨慎控制对雇员私人生活的介入 | 第49-50页 |
第四节 雇主救济的程序设计与方式的丰富 | 第50-52页 |
一、设置前置的救济程序 | 第50页 |
二、充分发挥禁令制度的作用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