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论文的框架和具体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7-20页
        2.1.1 文化消费的涵义第17页
        2.1.2 老年人和人.老龄化的概念第17-18页
        2.1.3 老年人文化消费概念第18页
        2.1.4 老年人文化消费的特征及作用第18-20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生活质量理论第20页
        2.2.2 生活满意度理论第20-21页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21页
        2.2.4 消费动机理论第21-23页
3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33页
    3.1 西安市文化消费现状第23-25页
    3.2 西安市老年文化消费现状调查第25-28页
        3.2.1 问卷设计第25-27页
        3.2.2 调查地点的选取第27-28页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8页
    3.3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现状问题分析第28-33页
        3.3.1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第28-30页
        3.3.2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结构有待改善第30-31页
        3.3.3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总体满意度较低第31-32页
        3.3.4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观念不强第32-33页
4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8页
    4.1 从需求角度分析第33-35页
        4.1.1 财富存量不高和财富支出不稳定制约老年人文化消费第33页
        4.1.2 消费观念不强阻碍老年人文化消费第33-34页
        4.1.3 文化阶层较低直接影响消费效果第34-35页
    4.2 从供给角度分析第35-38页
        4.2.1 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的消费内容开发不足第35-36页
        4.2.2 老年人文化消费内容发展不平衡第36-37页
        4.2.3 老年人文化消费产业发展滞后第37-38页
5 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8-47页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8-39页
    5.2 变量选取第39-41页
        5.2.1 控制变量第39页
        5.2.2 自变量第39-40页
        5.2.3 因变量第40-41页
    5.3 数据信度分析第41-42页
    5.4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第42-44页
    5.5 老年人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第44-47页
        5.5.1 财富存量是文化消费低的重要原因第44页
        5.5.2 消费内容成为文化消费的制约因素第44-45页
        5.5.3 消费观念使文化消费呈现差异第45页
        5.5.4 文化阶层差异引起文化需求差异第45-47页
6 促进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第47-54页
    6.1 提高西安市老年人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第47-48页
        6.1.1 增加老年人文化产品供应第47-48页
        6.1.2 加强老年人文化消费市场管理第48页
    6.2 完善西安市文化消费发展的各项政策第48-50页
        6.2.1 贯彻落实文化消费政策第48-49页
        6.2.2 构建西安市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第49-50页
    6.3 加大对西安市城市文化消费的投入与扶持第50-52页
        6.3.1 增加西安市退休居民的收入第50页
        6.3.2 更新老年人文化消费意识第50-51页
        6.3.3 加大西安市文化市场设施建设第51-52页
        6.3.4 扶持西安市文化企业发展第52页
    6.4 加强西安市城市文化市场的监控力度第52-5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7.1 研究结论第54页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吕氏春秋·十二纪》与《礼记·月令》比较分析
下一篇:东莞市沙田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