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复杂场景下基于阴阳离散点计算的形状检测与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23页
    1.3 离散点计算的思想来源第23-27页
    1.4 本文各章节内容第27-29页
2 阴阳离散点采样第29-46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阴阳离散点的视知觉基础第29-32页
    2.3 阴阳离散点采样模型第32-34页
    2.4 参数整定第34-37页
    2.5 本章讨论第37-46页
3 阴阳离散点编组第46-61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阴阳离散点采样图分析基础第46-50页
    3.3 基于中心线编组的形状提取第50-54页
    3.4 基于轮廓模板匹配的形状检测第54-59页
    3.5 本章讨论第59-61页
4 阴阳离散点计算在TFDS图像中的应用第61-81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TFDS图像特点和应用需求第62-64页
    4.3 用阴阳离散点采样模型表达TFDS图像第64-66页
    4.4 部件分类第66-69页
    4.5 车轮定位第69-71页
    4.6 实验结果第71-80页
    4.7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增强阳离散点计算在航拍图像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第81-95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增强阳离散点采样第81-84页
    5.3 基于增强阳离散点编组的面目标检测第84-87页
    5.4 面目标检测应用第87-93页
    5.5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特征离散点计算及其在文本行分割中的应用第95-106页
    6.1 引言第95页
    6.2 特征离散点计算第95-96页
    6.3 基于特征离散点计算的文本行分割第96-103页
    6.4 实验结果第103-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106-108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106页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0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20页
附录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关系第120-121页
附录3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第121-122页
附录4 图片与表格目录第122-126页
附录5 英文缩写对照表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量天平运动线圈位移激光干涉测量研究
下一篇:机会式频谱接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