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中RO相的矿物解离特征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1.1.1 钢渣的基本性质与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提高钢渣活性的方法 | 第11-12页 |
1.1.3 钢渣中RO相的分选工艺 | 第12-13页 |
1.2 矿物解离的研究 | 第13-19页 |
1.2.1 矿物解离度的测定 | 第13-15页 |
1.2.2 矿物解离理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粉磨方式对矿物解离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4 微波辐照辅助矿物解离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不同粉碎机理RO相的解离性能 | 第21-33页 |
2.1 实验原料与测定方法 | 第22-24页 |
2.1.1 钢渣粉制备 | 第22-23页 |
2.1.2 光片的制备 | 第23页 |
2.1.3 解离度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 RO相的解离度 | 第24-28页 |
2.2.1 RO相的粒级解离度 | 第25-27页 |
2.2.2 RO相的累计解离度 | 第27-28页 |
2.3 RO相的相比表面参数 | 第28-32页 |
2.3.1 RO相的相比界面面积 | 第30-31页 |
2.3.2 RO相的自由表面率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3 矿物的吸波性与钢渣辐照后结构变化 | 第33-46页 |
3.1 实验原料、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3.1.1 原料制备 | 第33-3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 矿物的介电特性 | 第35-37页 |
3.3 物料的吸波升温特性 | 第37-39页 |
3.4 钢渣颗粒料的孔隙率 | 第39-40页 |
3.5 微观结构变化 | 第40-44页 |
3.5.1 光学显微形貌 | 第40-42页 |
3.5.2 SEM显微形貌 | 第42-44页 |
3.6 小结 | 第44-46页 |
4 微波辐照对钢渣助磨和促进RO相的解离 | 第46-55页 |
4.1 实验 | 第46-47页 |
4.1.1 原料制备 | 第46页 |
4.1.2 微波处理 | 第46-47页 |
4.1.3 机械粉磨处理 | 第47页 |
4.1.4 表征方法 | 第47页 |
4.2 微波助磨作用 | 第47-49页 |
4.3 RO相的矿物解离度 | 第49-51页 |
4.4 RO相的解离界面特征 | 第51-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