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8页
    1.1 紫杉醇(taxol)概述第10-12页
        1.1.1 紫杉醇简介第10-11页
        1.1.2 紫杉醇的应用第11-12页
    1.2 紫杉醇的生产第12-20页
        1.2.1 红豆杉提取法第12页
        1.2.2 化学合成法第12-14页
        1.2.3 细胞培养法第14-15页
        1.2.4 微生物发酵法第15-19页
        1.2.5 基因工程法第19-20页
    1.3 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第20-24页
        1.3.1 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第20-22页
        1.3.2 紫杉醇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第22-24页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4-27页
        1.4.1 高通量测序概述第24-25页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第25-27页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5.1 目的意义第27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8-38页
    2.1 试验材料第28-31页
        2.1.1 菌株第28页
        2.1.2 培养基第28页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2.1.4 主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9-31页
    2.2 试验方法第31-38页
        2.2.1 确定菌株HDFS_(4-26)紫杉醇产生情况第31-32页
        2.2.2 构建Illumina PE文库第32-37页
        2.2.3 上机测序第37页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8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8-76页
    3.1 不同发酵培养时间菌株HDFS_(4-26)紫杉醇产生情况第38-40页
    3.2 构建Illumina PE文库第40-44页
        3.2.1 菌株HDFS_(4-26)菌丝体总RNA提取第40-42页
        3.2.2 富集DNA片段构建Illumina PE文库第42-44页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76页
        3.3.1 原始数据量统计及测序质量分析第44-46页
        3.3.2 测序数据质控统计第46-47页
        3.3.3 转录组拼接第47-48页
        3.3.4 转录组注释第48-54页
        3.3.5 与拼接结果比对第54-55页
        3.3.6 表达差异分析第55-61页
        3.3.7 GO富集显著性分析第61-64页
        3.3.8 KEGG pathway富集显著性分析第64-67页
        3.3.9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第67-69页
        3.3.10 SNP分析第69页
        3.3.11 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路径的差异表达分析第69-76页
第4章 讨论第76-79页
    4.1 高通量测序方案设计第76页
    4.2 检测RNA质量标准第76-77页
    4.3 差异序列比对方法第77-78页
    4.4 紫杉醇合成差异基因分析第78-79页
第5章 结论第79-80页
第6章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轴汽车驾驶员建模及操纵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氢氧化镍/氧化镍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