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0-12页 |
1.2.1 SOFC 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1.2.2 SOFC 的组成部分及要求 | 第11-12页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 | 第12-15页 |
1.3.1 SOFC 阴极反应机理 | 第12-14页 |
1.3.2 SOFC 阴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 第15-17页 |
1.4.1 SOEC 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4.2 SOEC 的特点 | 第16-17页 |
1.5 氧化物电极在 SOFC 和 SOEC 模式下的稳定性 | 第17-18页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目的 | 第18-20页 |
第2章 退火处理对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微结构影响研究 | 第20-30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20-21页 |
2.2.1 LPSN 粉体材料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GDC 电解质粉体材料的制备 | 第20-21页 |
2.3 阴极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21-23页 |
2.3.1 LPSN 和 GDC 的物相分析 | 第22-23页 |
2.3.2 LPSN 和 GDC 的化学相容性 | 第23页 |
2.4 以 GDC 为电解质的半电池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4.1 半电池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2 半电池测试方法 | 第24页 |
2.5 退火处理对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2.5.1 不同退火处理时间的阻抗谱 | 第24-26页 |
2.5.2 不同退火时间的 LPSN 电极极化曲线 | 第26-28页 |
2.7 退火处理对 LPSN 电极微观形貌分析 | 第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阴极电流处理对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30-38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LPSN 电极的阴极电流处理 | 第30-31页 |
3.3 阴极电流处理对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31-33页 |
3.3.1 不同处理时间的阻抗谱分析 | 第31-32页 |
3.3.2 不同处理时间的极化曲线 | 第32-33页 |
3.4 阴极电流与退火处理对 LPSN 电极电化学性能结果对比 | 第33-34页 |
3.5 阴极电流对电极微观形貌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34-36页 |
3.5.1 电极断面形貌 | 第34-35页 |
3.5.2 阴极电流处理对 LPSN 电极性能及微结构影响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阳极电流处理对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微结构影响研究 | 第38-55页 |
4.1 概述 | 第38页 |
4.2 半电池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4.3 合成温度对 LPSN 粉体粒度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 阳极电流处理对不同粉体粒度的 LPSN 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0-45页 |
4.4.1 阳极电流处理对低温合成的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0-42页 |
4.4.2 阳极电流处理对高温合成的 LPSN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2-45页 |
4.5 阳极电流处理对 LPSN 电极微结构的影响 | 第45-48页 |
4.5.1 阳极电流处理前后微结构对比 | 第45-47页 |
4.5.2 阳极电流对 LPSN 电极性能及微结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4.6 三种处理方式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7 三种处理方式的 LPSN 电极微结构对比 | 第50-52页 |
4.8 LPSN 电极在不同氧分压下的高温电导率 | 第52-54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