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文章结构 | 第17-19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9-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3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关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与银行业竞争的研究 | 第21-24页 |
·关于银行业竞争度测算方法的研究 | 第24-28页 |
·关于银行规模、国家差异与银行业竞争度的研究 | 第28-29页 |
·关于银行业竞争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9-3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0-36页 |
·关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度的识别和判断 | 第30-32页 |
·关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规模、地区差异的研究 | 第32-34页 |
·转型经济体银行业改革与行业竞争度 | 第34-35页 |
·银行市场行为与银行业竞争度 | 第35-36页 |
·总结与评价 | 第36-38页 |
·国外研究进程与启示 | 第36-37页 |
·国内研究进程与不足 | 第37-38页 |
3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38-57页 |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1980—2010年) | 第38-47页 |
·第一阶段:1979-1984,专业银行逐步设立 | 第38-39页 |
·第二阶段:1985-1993年,专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为补充的银行体制形成 | 第39-40页 |
·第三阶段:1994-2002年,商业银行改革加速推进 | 第40页 |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商业银行改制初步完成,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制确立 | 第40-47页 |
·中国银行业现状 | 第47-57页 |
·行业规模 | 第47-48页 |
·市场份额 | 第48-52页 |
·盈利能力 | 第52-53页 |
·风控能力 | 第53-55页 |
·信用风险定价能力 | 第55-57页 |
4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 第57-93页 |
·Panzar-Rosse模型简介 | 第57-62页 |
·实证分析设计 | 第62-70页 |
·变量设计 | 第62-67页 |
·数据来源 | 第67-68页 |
·样本初步统计分析 | 第68-70页 |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实证检验及结果 | 第70-77页 |
·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度分析 | 第70-72页 |
·中国银行业不同规模银行机构竞争度分析 | 第72-75页 |
·中国银行业不同时期竞争度变化分析 | 第75-77页 |
·中国与其他国家银行业竞争度的比较 | 第77-93页 |
·与发达国家相比——以欧盟五国为例 | 第78-84页 |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以印度为例 | 第84-93页 |
5 区域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 第93-103页 |
·辽宁省银行业发展概况 | 第93-95页 |
·辽宁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95-98页 |
·辽宁银行业竞争度实证分析 | 第98-103页 |
6 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因素 | 第103-108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103-105页 |
·样本统计分析 | 第105页 |
·银行业竞争度跨国回归结果 | 第105-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7 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度的政策建议 | 第108-119页 |
·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108-110页 |
·加强银行产品定价科学性 | 第110-112页 |
·大力倡导非价格竞争 | 第112-116页 |
·鼓励金融创新 | 第113-115页 |
·注重品牌形象塑造 | 第115-116页 |
·扩展网络银行业务 | 第116页 |
·适当放松银行业准入方面的规制 | 第116-119页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19-121页 |
附录 | 第121-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后记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