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国际协调框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1 导论第18-25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8-21页
     ·选题背景第18-19页
     ·选题意义第19-21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文章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2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框架第25-40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5-27页
     ·货币政策第25-26页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协调第26-27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前提第27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目标第27-28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内容第28-33页
     ·货币政策的目标协调第29-31页
     ·货币政策的手段协调第31-33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形式第33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模式第33-35页
     ·规则协调第33-34页
     ·随机协调第34-35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原则第35-36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成本和收益第36-40页
     ·合作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成本和收益第37-38页
     ·不合作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成本和收益第38-40页
3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40-64页
   ·相互依存理论第40-41页
   ·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第41-42页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第42-43页
   ·基于博弈论的货币政策协调理论第43-51页
     ·Hamada模型第44-46页
     ·两国博弈模型第46-51页
   ·关于未来协调方案的理论第51-56页
     ·麦金农计划第51-52页
     ·扩展的汇率目标区方案第52-53页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第53-55页
     ·建立世界性中央银行,发行全球统一货币第55-56页
   ·国际货币政策的逆效合作理论第56-59页
   ·文献综述第59-64页
     ·国外的研究综述第59-61页
     ·国内的研究综述第61-64页
4 我国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的理论分析第64-79页
   ·基于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分析第64-68页
     ·中国的对外开放广度的测算第64-66页
     ·中国的对外开放深度的测算第66-68页
     ·小结第68页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第68-73页
     ·扩展的MF模型的前提假设第68-70页
     ·扩展的MF模型第70-73页
   ·基于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分析第73-77页
   ·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需求第77-79页
5 我国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检验第79-112页
   ·研究方法、模型设立与数据来源第80-83页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存在性的检验第83-89页
     ·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检验第83-85页
     ·对中国物价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检验第85-89页
   ·溢出效应的渠道检验第89-110页
     ·对政策渠道的检验第90-100页
     ·贸易渠道的检验第100-106页
     ·对资产价格渠道的检验第106-109页
     ·美国货币政策对各渠道中间变量的影响比较第109-110页
   ·实证研究的结论第110-112页
6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安排和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第112-130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安排第112-122页
     ·金本位制下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第112-115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第115-119页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119-122页
   ·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第122-130页
     ·与国际组织的协调合作第122-125页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第125-126页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协调第126-127页
     ·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27-129页
     ·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前景第129-130页
7 政策建议第130-146页
   ·加强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之间的协调第130-133页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130-131页
     ·控制外汇储备风险第131-132页
     ·优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第132页
     ·加强外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信息交流第132-133页
   ·加强中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133-136页
     ·针对政策传导渠道的相关建议第133-134页
     ·针对贸易传导渠道的相关建议第134-135页
     ·针对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相关建议第135-136页
   ·积极改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国内环境第136-137页
     ·尽快改善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状况第136页
     ·提高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效力第136-137页
   ·提高参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能力第137-139页
     ·健全协调机制第137页
     ·把握协调时机第137-138页
     ·丰富协调层次第138页
     ·在国际规则制订中发挥作用第138-139页
   ·积极参与区域货币政策协调第139-142页
     ·强化自身经济发展第139页
     ·吸取日元教训推动人民币亚洲化第139-141页
     ·参与机制建设夯实区域合作基础第141页
     ·增强亚洲国家间的互信第141-142页
   ·充分重视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与经济主权的关系第142-144页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在宽松政策退出背景下的思考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4页
后记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
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