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机动车泊车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一、停车设施 | 第14-15页 |
二、公共停车 | 第15页 |
三、停车管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沈阳市机动车泊车现状、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沈阳机动车泊车现状 | 第18-20页 |
一、泊位需求情况 | 第18-19页 |
二、泊位供给情况 | 第19-20页 |
三、泊车收费情况 | 第20页 |
第二节 沈阳市机动车泊车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泊位供求失衡矛盾突出 | 第20-21页 |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机制 | 第21页 |
三、部分停车场利用效率低 | 第21页 |
四、市民违章泊车现象普遍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沈阳市机动车泊车治理的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一、泊车相关政策不能与时俱进 | 第22-23页 |
二、规划和城市建设不协调 | 第23-24页 |
三、缺少科学的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四、法制观念和消费观念的制约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治理机动车泊车问题的经验 | 第27-31页 |
第一节 国内治理的经验 | 第27-28页 |
一、香港的经验 | 第27页 |
二、威海的经验 | 第27-28页 |
三、杭州的经验 | 第28页 |
第二节 国外治理的经验 | 第28-29页 |
一、东京的经验 | 第28页 |
二、旧金山的经验 | 第28-29页 |
三、伦敦的经验 | 第29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机动车泊车经验给沈阳带来的启示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沈阳市机动车泊车问题的治理对策建议 | 第31-38页 |
第一节 完善相关政策 | 第31-32页 |
一、完善泊车政策和法规体系 | 第31页 |
二、联动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31-32页 |
三、公益与市场的运行并举 | 第32页 |
第二节 科学合理规划 | 第32-34页 |
一、严格执行配建标准 | 第32-33页 |
二、重视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 第33页 |
三、合理设置路内停车场 | 第33页 |
四、健全公共交通体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强化监督管理 | 第34-36页 |
一、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 | 第34页 |
二、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 第34-35页 |
三、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第36-38页 |
一、倡导市民绿色出行 | 第36-37页 |
二、强化市民法治观念 | 第37页 |
三、鼓励市民购买小型车 | 第37-38页 |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