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视频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视频交通检测系统总体概述 | 第15-20页 |
2.1 视频交通检测系统总体概述 | 第15-16页 |
2.2 视频交通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16-18页 |
2.3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交通状况及异常交通事件检测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基于特征点的目标跟踪算法设计 | 第20-38页 |
3.1 运动目标检测 | 第20-22页 |
3.1.1 背景差分法 | 第20-21页 |
3.1.2 帧间差分法 | 第21-22页 |
3.2 角点提取算法设计 | 第22-26页 |
3.2.1 常用的角点提取算法 | 第22-24页 |
3.2.2 Moravec 算法提取角点 | 第24-26页 |
3.3 匹配搜索算法设计 | 第26-31页 |
3.3.1 匹配模板构造方法 | 第27-29页 |
3.3.2 匹配搜索策略 | 第29页 |
3.3.3 匹配模板更新方法 | 第29-31页 |
3.4 特征角点位置预测 | 第31-33页 |
3.5 运动目标轨迹获取 | 第33-37页 |
3.5.1 运动目标轨迹提取 | 第33-34页 |
3.5.2 不规则轨迹去除 | 第34-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面向固定摄像机的交通状况及异常交通事件检测 | 第38-55页 |
4.1 检测区域预先设置 | 第38-40页 |
4.1.1 感兴趣区域设置 | 第38-39页 |
4.1.2 车道正确行驶方向设定 | 第39-40页 |
4.2 车辆超高速与超低速行驶检测 | 第40-43页 |
4.2.1 目标运动轨迹瞬时速度检测 | 第40页 |
4.2.2 车辆超高速与超低速行驶异常事件检测原理 | 第40-41页 |
4.2.3 车辆超高速或者超低速行驶事件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4.3 车辆违章停车检测 | 第43-45页 |
4.3.1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违章停车检测原理 | 第43-44页 |
4.3.2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违章停车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4.4 车辆违章逆行检测 | 第45-47页 |
4.4.1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违章逆行检测原理 | 第46页 |
4.4.2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车辆违章逆行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4.5 车辆违章变道检测 | 第47-50页 |
4.5.1 固定车道线的标定方向矢量 | 第48页 |
4.5.2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车辆违章变道检测原理 | 第48-49页 |
4.5.3 基于目标运动轨迹分析的车辆违章变道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6 交通状况检测 | 第50-54页 |
4.6.1 道路交通状况等级分类 | 第50-51页 |
4.6.2 轨迹统计平均速度估算 | 第51-52页 |
4.6.3 道路交通状况检测结果发布原理 | 第52页 |
4.6.4 基于目标轨迹分析的道路交通状况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面向云台摄像机的异常交通事件检测 | 第55-66页 |
5.1 云台摄像机简介 | 第55-56页 |
5.2 正常道路交通模式的形成 | 第56-60页 |
5.2.1 目标运动轨迹的局部运动矢量 | 第56-57页 |
5.2.2 正常道路交通模式的初步形成 | 第57-58页 |
5.2.3 正常道路交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 第58-60页 |
5.2.4 正常道路交通模式的更新 | 第60页 |
5.3 面向云台摄像机的异常交通事件检测 | 第60-65页 |
5.3.1 车辆超高速、超低速行驶以及停车检测 | 第61-62页 |
5.3.2 车辆违章逆行与违章变道检测 | 第62-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