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第11-13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第13-16页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财务舞弊相关经济理论第18-21页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19页
    2.2 有限理性理论第19-20页
    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0页
    2.4 会计伦理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及其风险分析第21-31页
    3.1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第21-25页
        3.1.1 入市条件较低第21-23页
        3.1.2 关注公司成长空间第23-24页
        3.1.3 发审程序简化第24页
        3.1.4 退市周期缩短第24-25页
    3.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第25-27页
        3.2.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第25-26页
        3.2.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第26页
        3.2.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第26-27页
    3.3 创业板市场风险分析第27-31页
        3.3.1 “高估值”风险第27-28页
        3.3.2 “高波动”风险第28页
        3.3.3 信息披露风险第28-31页
第4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与成因分析第31-42页
    4.1 创业板财务舞弊定义第31-33页
        4.1.1 行政职能部门的定义第31页
        4.1.2 学术界的定义第31-32页
        4.1.3 本文对创业板财务舞弊的定义第32-33页
    4.2 创业板财务舞弊方式第33-36页
        4.2.1 IPO 时公司过度夸大第33-34页
        4.2.2 关联方交易第34-35页
        4.2.3 资金体外循环第35页
        4.2.4 挪用募集资金第35-36页
    4.3 创业板财务舞弊成因分析第36-42页
        4.3.1 心理因素第36页
        4.3.2 环境因素第36-38页
        4.3.3 制度因素第38-42页
第5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措施第42-48页
    5.1 减少心理因素阻碍第42页
        5.1.1 端正经营态度,提高经营素质第42页
        5.1.2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实时披露第42页
    5.2 降低环境因素影响第42-44页
        5.2.1 加大舞弊惩罚,促进合理减持第42-43页
        5.2.2 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第43-44页
    5.3 消除制度因素干扰第44-48页
        5.3.1 扩大审核范围引入再次审核,严惩渎职行为第44-45页
        5.3.2 完善保荐人制度,引入终身保荐人第45-46页
        5.3.3 改变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模式,引入同业互查制度第46-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附录第5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料流量成本核算及其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