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会场信息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RFID 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3 RFID 数据清洗技术 | 第13-15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课题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2 关键技术介绍 | 第17-27页 |
2.1 Java 技术体系 | 第17-19页 |
2.1.1 Java 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JMS) | 第17-18页 |
2.1.2 JNI | 第18页 |
2.1.3 Spring Java 中间件 | 第18-19页 |
2.2 RFID 技术 | 第19-22页 |
2.2.1 ALE 协议解析 | 第20-21页 |
2.2.2 RFID 数据特点 | 第21页 |
2.2.3 RFID 事件描述 | 第21-22页 |
2.3 WebSocket 协议 | 第22-23页 |
2.4 云计算技术 | 第23-25页 |
2.4.1 软件即服务 | 第23-24页 |
2.4.2 SOA 架构及 RESTful 架构样式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会场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 第27-43页 |
3.1 会议准备阶段信息采集 | 第28-29页 |
3.1.1 线上信息采集 | 第28-29页 |
3.1.2 RFID 现场信息采集 | 第29页 |
3.2 会议实施阶段信息采集 | 第29-31页 |
3.2.1 RFID 计数功能 | 第29-30页 |
3.2.2 会场目标追迹 | 第30-31页 |
3.3 会议反馈阶段信息采集 | 第31-32页 |
3.4 软件开发框架及工具库 | 第32-39页 |
3.4.1 动态对象分享模型 | 第32-35页 |
3.4.2 自动代码生成系统 | 第35-39页 |
3.5 设备权限控制 | 第39-40页 |
3.6 业务集成框架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RFID 信息采集关键功能设计 | 第43-59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基于移动轨迹的事件处理策略 | 第43-50页 |
4.2.1 背景及定义 | 第43-45页 |
4.2.2 基于目标移动轨迹的 RFID 事件模型 | 第45-47页 |
4.2.3 轨迹追踪策略及数据弥补 | 第47-48页 |
4.2.4 动态事件过滤机制及数据除重 | 第48-50页 |
4.3 RFID 对等网络设计 | 第50-54页 |
4.3.1 通信接口及协议 | 第51-53页 |
4.3.2 平台通信模块 | 第53-54页 |
4.4 索引服务负载均衡实现 | 第54-57页 |
4.4.1 一致性哈希算法 | 第55-56页 |
4.4.2 动态调整策略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系统功能实现与测试 | 第59-73页 |
5.1 软硬件环境 | 第59-62页 |
5.1.1 CA Applogic 配置 | 第59页 |
5.1.2 ActiveMQ 消息总线配置 | 第59-60页 |
5.1.3 基于 MINA 框架的 Socket 通信模块配置 | 第60-61页 |
5.1.4 JNI 硬件驱动层 | 第61-62页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第62-64页 |
5.2.1 设备权限控制 | 第62-63页 |
5.2.2 RFID 信息管理 | 第63页 |
5.2.3 识别器部署地点管理 | 第63-64页 |
5.3 RFID 网络实现 | 第64-69页 |
5.3.1 会务事件 SOAP 协议 | 第64页 |
5.3.2 会务事件定义 | 第64-65页 |
5.3.3 RFID 节点事件管理 | 第65-66页 |
5.3.4 通信组件 | 第66-68页 |
5.3.5 索引服务器 | 第68-69页 |
5.4 目标追迹测试及效果展示 | 第69-73页 |
5.4.1 实验环境 | 第69-70页 |
5.4.2 实验分析 | 第70-71页 |
5.4.3 追迹效果 | 第71-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