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煤沥青改性以及同DOP共炭化对改善半焦结构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煤沥青的来源、组成及其性质第11-13页
    1.3 针状焦概述第13-22页
        1.3.1 针状焦的来源及成焦机理第13-16页
        1.3.2 针状焦的制备工艺第16-17页
        1.3.3 针状焦的质量指标第17-19页
        1.3.4 针状焦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9-22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 拟解决的问题第23页
    1.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 实验操作过程第25-32页
        2.2.1 原料预处理第25-28页
        2.2.2 苯甲酰氯组炭化第28-29页
        2.2.3 煤沥青与DOP共炭化第29-30页
        2.2.4 施加电场炭化第30-31页
        2.2.5 煅烧第31-32页
    2.3 实验测试方法第32-33页
    2.4 试验表征方法第33-36页
第三章 改性影响第36-54页
    3.1 偏光显微镜分析第36-44页
    3.2 红外光谱分析第44-46页
    3.3 XRD分析第46-49页
    3.4 ~1H-NMR分析第49-51页
    3.5 机理分析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共炭化研究第54-64页
    4.1 偏光显微镜分析第54-57页
    4.2 XRD分析第57-58页
    4.3 TG分析第58-60页
    4.4 电化学性质第60-61页
    4.5 SEM分析第61-62页
    4.6 机理分析第62-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电场对炭化的影响第64-72页
    5.1 偏光显微镜分析第64-67页
    5.2 XRD分析第67-70页
    5.3 机理推理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朊假丝酵母高产谷胱甘肽及富硒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PLC的裂化催化剂成胶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