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3页 |
1.1 发现猪嵴病毒及其生物学的分类 | 第12-13页 |
1.1.1 发现猪嵴病毒 | 第12-13页 |
1.1.2 猪嵴病毒的生物学分类 | 第13页 |
1.2 猪嵴病毒的病原学概述 | 第13-16页 |
1.2.1 嵴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以及编码蛋白 | 第13-14页 |
1.2.2 猪嵴病毒的基因组成以及其编码的蛋白 | 第14-16页 |
1.2.3 猪嵴病毒的培养特性 | 第16页 |
1.2.4 猪嵴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6页 |
1.3 猪嵴病毒的流行病学概述 | 第16-19页 |
1.3.1 爱知病毒(AiV)的流行情况 | 第16-17页 |
1.3.2 牛嵴病毒(BKV)的流行情况 | 第17页 |
1.3.3 猪嵴病毒(PKV)的流行情况 | 第17-18页 |
1.3.4 猪嵴病毒的感染日龄 | 第18-19页 |
1.3.5 猪嵴病毒的感染途径与多发季节 | 第19页 |
1.4 猪嵴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 第19-20页 |
1.5 猪嵴病毒的诊断方法 | 第20-21页 |
1.5.1 电镜技术 | 第20-21页 |
1.5.2 血清学以及免疫学方法 | 第21页 |
1.5.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1页 |
1.6 猪嵴病毒的展望 | 第21-22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材料 | 第23-26页 |
2.1.1 病料来源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3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3-24页 |
2.1.4 引物的合成与设计 | 第24页 |
2.1.5 用于比对的PKV参考毒株 | 第24-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2.2.1 实验的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2 送检组织样品的3D基因的RT-PCR检测 | 第27-29页 |
2.2.3 PKV完整ORF序列测序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1页 |
3.1 流行病学调查 | 第32-35页 |
3.1.1 病料RT-PCR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3.1.2 PKV病原检测情况 | 第33-35页 |
3.2 21株PKV ORF扩增与克隆 | 第35页 |
3.3 21株PKV的ORF组成 | 第35-38页 |
3.3.1 21株PKV序列的ORF长度以及其编码氨基酸的个数 | 第35-37页 |
3.3.2 21株PKV毒株的预测多聚蛋白剪切位点 | 第37-38页 |
3.4 PKV病毒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38-48页 |
3.4.1 VP1基因分析 | 第38-40页 |
3.4.2 3D基因分析 | 第40-43页 |
3.4.3 2B基因分析 | 第43-46页 |
3.4.4 VP0、VP3、2A、2C、3A、3B、3C基因片段的分析 | 第46-48页 |
3.5 PKV的ORF分析 | 第48-51页 |
3.5.1 PKV ORF的核苷酸同源性以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第48-49页 |
3.5.2 PKV ORF的核苷酸同源性以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8页 |
4.1 PKV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51-52页 |
4.2 PKV的ORF基因结构组成分析 | 第52-53页 |
4.3 PKV基因组的分析 | 第53-58页 |
4.3.1 前导蛋白L的分析 | 第53页 |
4.3.2 结构蛋白P1区分析 | 第53-54页 |
4.3.3 非结构蛋白区P2区分析 | 第54-55页 |
4.3.4 非结构蛋白区P3区分析 | 第55-56页 |
4.3.5 PKV完整ORF框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