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页 |
1.2 CO_2的分离技术 | 第17-18页 |
1.2.1 物理吸收法 | 第17页 |
1.2.2 化学吸收法 | 第17-18页 |
1.2.3 膜分离法 | 第18页 |
1.2.4 低温液化法 | 第18页 |
1.2.5 吸附法 | 第18页 |
1.3 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 第18-24页 |
1.3.1 变压吸附技术发展历程与特点 | 第18-19页 |
1.3.2 PSA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3 吸附塔方面研究 | 第20-21页 |
1.3.4 吸附剂的选择方面研究 | 第21-22页 |
1.3.5 PSA工艺方面研究 | 第22页 |
1.3.6 变压吸附的操作条件方面研究 | 第22-23页 |
1.3.7 其他方面研究 | 第23-24页 |
1.4 常见气体分布器概述 | 第24-27页 |
1.5 吸附塔的主要失效形式 | 第27页 |
1.6 分析理论标准 | 第27-28页 |
1.6.1 国外主要标准规范 | 第27页 |
1.6.2 国内主要标准规范 | 第27-28页 |
1.6.3 国际标准规范 | 第28页 |
1.7 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 | 第28-30页 |
1.7.1 有限元法 | 第28-29页 |
1.7.2 有限元法的应用 | 第29-30页 |
1.8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8.1 课题来源 | 第30页 |
1.8.2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1.8.3 主要工作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吸附塔的应力分析与寿命估计 | 第32-46页 |
2.1 吸附塔应力分析 | 第32-39页 |
2.1.1 吸附塔基本概况 | 第32-33页 |
2.1.2 几何模型建立 | 第33页 |
2.1.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2.1.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5页 |
2.1.5 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2.2 强度校核 | 第39-42页 |
2.2.1 校核理论 | 第39页 |
2.2.2 强度评定 | 第39-41页 |
2.2.3 应力评定路径的选取 | 第41页 |
2.2.4 强度评定结果 | 第41-42页 |
2.3 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2.4 疲劳分析和寿命估计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吸附塔流场数值模拟与进口分布器优化 | 第46-64页 |
3.1 物理模型建立 | 第47页 |
3.2 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3.3 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3.3.1 控制方程 | 第48-50页 |
3.3.2 求解方法和边界条件 | 第50页 |
3.4 评价气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指标 | 第50-51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3.5.1 速度场分析 | 第52-54页 |
3.5.2 压力场分析 | 第54页 |
3.5.3 气体分布效果分析 | 第54-56页 |
3.6 吸附塔的适宜进速度分析 | 第56-57页 |
3.7 板式气体分布器结构优化对进口区流场的影响 | 第57-63页 |
3.7.1 孔板分布器的倾斜角度对进口区流场的影响 | 第57-60页 |
3.7.2 新结构孔板分布器在进口区流场的比较 | 第60-63页 |
3.8 本章小论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烟道气吸附过程模拟 | 第64-74页 |
4.1 模拟软件介绍 | 第64-65页 |
4.2 数学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65-67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65页 |
4.2.2 过程中的偏微分方程解法 | 第65页 |
4.2.3 平衡方程 | 第65-66页 |
4.2.4 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4.3 模型验证 | 第67-68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4.4.1 CO_2的穿透曲线 | 第68-69页 |
4.4.2 吸附塔轴向负载分布 | 第69-70页 |
4.4.3 吸附压力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70页 |
4.4.4 操作温度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5 传质系数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6 堆积密度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72页 |
4.4.7 颗粒直径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5.1 总结 | 第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