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五、文章框架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第15-29页 |
1.1 《教程》的编著与在中国的出版 | 第15-20页 |
1.1.1 《教程》编著缘起 | 第16-18页 |
1.1.2 《教程》在中国的出版 | 第18-20页 |
1.2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及探索 | 第20-24页 |
1.2.1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第20-23页 |
1.2.2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 第23-24页 |
1.3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24-29页 |
1.3.1 《教程》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24-26页 |
1.3.2 《教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教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29-46页 |
2.1 《教程》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第29-34页 |
2.1.1 《教程》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基础 | 第29-31页 |
2.1.2 《教程》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发展 | 第31-34页 |
2.2 《教程》与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34-38页 |
2.2.1 《教程》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成熟 | 第34-36页 |
2.2.2 《教程》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立论基础 | 第36-38页 |
2.3 《教程》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 | 第38-41页 |
2.3.1 《教程》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形成 | 第38-40页 |
2.3.2 《教程》对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探索 | 第40-41页 |
2.4 《教程》与党建思想 | 第41-46页 |
2.4.1 《教程》与党建思想的成熟与完善 | 第41-43页 |
2.4.2 《教程》与党建经验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第46-58页 |
3.1 《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 | 第46-52页 |
3.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育 | 第46-49页 |
3.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路径 | 第49-52页 |
3.2 《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 | 第52-58页 |
3.2.1 束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 | 第52-54页 |
3.2.2 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