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31页 |
2.1 命名数据网概述 | 第15-24页 |
2.1.1 数据命名规则 | 第17-18页 |
2.1.2 路由和转发 | 第18-20页 |
2.1.3 命名数据网络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4 NDN 中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2 身份基密码体制 | 第24-29页 |
2.2.1 身份基加密方案 | 第24-26页 |
2.2.2 身份基签名方案 | 第26-27页 |
2.2.3 层次身份基加密方案 | 第27-28页 |
2.2.4 身份基签密方案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预备知识 | 第31-37页 |
3.1 近世代数基础 | 第31页 |
3.2 双线性配对 | 第31-32页 |
3.3 可证明安全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3.3.1 哈希函数 | 第33页 |
3.3.2 随机预言机模型和标准模型 | 第33-34页 |
3.3.3 相关难题假设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层次身份基密码的安全基础设施 | 第37-47页 |
4.1 层次身份基密码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4.1.1 层次身份基加密方案 | 第37-38页 |
4.1.2 层次身份基签名方案 | 第38-39页 |
4.1.3 层次身份基签密方案 | 第39页 |
4.2 命名数据网中的 HIBC 系统 | 第39-43页 |
4.2.1 密钥的管理及分发 | 第40-41页 |
4.2.2 签名验证过程 | 第41-42页 |
4.2.3 签密验证过程 | 第42-43页 |
4.3 安全性分析及效率分析 | 第43-45页 |
4.3.1 安全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2 效率分析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多 PKG 环境下的身份基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 第47-55页 |
5.1 方案描述 | 第47页 |
5.2 安全模型 | 第47-49页 |
5.3 具体构造 | 第49-51页 |
5.4 安全性证明 | 第51-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基于 Multi-PKG-MIBSC 方案的安全基础设施 | 第55-61页 |
6.1 系统初始化 | 第55-56页 |
6.2 密钥的管理及分发 | 第56页 |
6.3 签名验证过程 | 第56-57页 |
6.4 签密验证过程 | 第57页 |
6.5 安全性分析及效率分析 | 第57-59页 |
6.5.1 安全性分析 | 第57-58页 |
6.5.2 效率分析 | 第58-5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总结 | 第61页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