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契诃夫与刘震云生存状态书写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1页
    0.1 生存状态书写第8-9页
    0.2 契诃夫与刘震云小说比较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第9-11页
1 契诃夫与刘震云的生存状态书写第11-18页
    1.1 契诃夫与刘震云的小说创作第11-14页
        1.1.1 契诃夫第11-13页
        1.1.2 刘震云第13-14页
    1.2 契诃夫与刘震云笔下的生存状态第14-18页
        1.2.1 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第15-16页
        1.2.2 生活化的真实第16-18页
2 契诃夫与刘震云生存状态书写的艺术阐释第18-30页
    2.1 真实的荒诞第18-22页
        2.1.1 契诃夫:“一切都拴着锁链”第18-19页
        2.1.2 刘震云:“拧巴”的世道第19-22页
    2.2 幽默的讽刺第22-26页
        2.2.1 契诃夫:含泪的笑第22-23页
        2.2.2 刘震云:“没有比视生死如儿戏更幽默的”第23-26页
    2.3 精神的异化第26-30页
        2.3.1 契诃夫:套子中的人第26-27页
        2.3.2 刘震云:“手机”的谎言第27-30页
3 契诃夫与刘震云生存状态书写的现实关照第30-42页
    3.1 群体生存关照第30-33页
        3.1.1 契诃夫小说的群体生存关照第30-32页
        3.1.2 刘震云小说的群体生存关照第32-33页
    3.2 社会批判第33-37页
        3.2.1 契诃夫:“庸俗的仇敌”第33-35页
        3.2.2 刘震云:权力意志批判第35-37页
    3.3 精神价值重构第37-42页
        3.3.1 契诃夫:沉沦与反叛第37-39页
        3.3.2 刘震云:漂泊与追寻第39-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评价视角看比尔·布莱森的幽默世界--以《人在故乡为异客》为例
下一篇: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